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5-3-11 14:31 编辑
请多关注黑龙江
这次两会上,一则很短的稿子值得所有人关注。3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省长陆昊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当地养老金赡养比达到了1.42:1。李克强立刻关切询问:“现在有养老金当期欠发的问题吗?”“今年没有问题,但明年、后年可能会出现困难。”陆昊如实回答。这是中国的省官第一次坦率的承认,养老金当期可能会出现欠发,也就是该给退休人员发养老金的时候,发不出钱。黑龙江的经济下滑,去年已经人尽皆知,但这么快就预测出现养老金欠发,还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黑龙江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看经济数据,从各省刚刚公布的2014年GDP增速看,黑龙江倒数第二,仅比山西快一点点。其实,还有一个更靠谱的排名,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速和排名,因为这是真金白银。辽宁负4.6%,倒数第一;黑龙江1.85%,倒数第二;吉林4.01%,倒数第三。显然,养老金发放吃力,经济出问题,财政没钱了,是最直接的原因。有关东三省经济塌方,有很多论述,譬如产业结构有问题,产能过剩、重工业衰退、资源枯竭等。 我这里想重点提示另外两个被忽略的地方。 一是人口流失。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以及明显的老龄化,让东三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黑龙江省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起,黑龙江省已由人口净迁入省变为人口净迁出省,且逐年增加。“前30年为净迁入,净迁入人口700余万;后30年为净迁出,净迁出人口为400余万人。”省社科院的专家介绍说,且近20年来人口呈加速流出状态。\除了人口净流出外,东北的总和生育率超低。按照六普数据,黑龙江总和生育率1.03,吉林1.03,辽宁1.0,远低于全国1.5%,比江苏、浙江等经济更发达地区都低,仅高于北京、上海等极少城市。甚至比基本同纬度的韩国和日本要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东北,出生率又极低,整个人口结构自然也更快老龄化。黑龙江统计局的分析指出,该省少年儿童人口总量及其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未来将导致输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将使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未来“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双重影响将越发凸显,会极大地增加全社会抚养成本和养老负担。 二是体制拖后腿去年有一则让人恍若隔世的新闻,也是黑龙江的:大庆油田改革员工子女“世袭”引发抗议。这则新闻暴露了大庆油田,这个著名的大国企的诸多问题。譬如,大庆油田目前仍然主要采取内部消化方式解决员工子女毕业生就业问题,职工子女待业者大约有两万多人,一直以来,大庆油田对于毕业于本科院校的职工子女,几乎是照单全收。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要走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京沪深等地的创业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可大庆油田的招工用工制度还停留在30年前的“世袭制”时代。当地一些大学生却为仅仅是有些缩水的“包分配”不依不饶,两相对比,让人唏嘘。转型艰难背后是制度,以大庆油田为代表,黑龙江如何打破旧有的体制机制,让更多资源进入市场,自由交易,激发创新创造的潜力,仍是个巨大的挑战。从这个角度看,黑龙江转型,其实是“新常态”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的试金石。黑龙江是东北的代表,而东北又是大半个中国经济的代表,除了江浙广东山东,绝大部分内地区域何时彻底摆脱计划的思维和约束,减少权力对资源的配置,壮大民营资本的力量,让民众“不等不靠不要”,经济重新起飞才有可能。反之,如果沿着原来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在全国经济增速下降,产能普遍过剩的大背景下,黑龙江这种旧有模式最典型的代表,一定会最先倒下。 李克强在会上承诺,对于黑龙江养老金的正常缺口,国家会尽力支持。但他没说国家会如何支持,支持多久,给多少钱。这估计是总理最头疼的问题了。支持,就是拿其他省市的钱来填补黑龙江的漏洞,黑龙江开了头,其他穷孩子怎么办?譬如难兄难弟,东三省的吉林和辽宁。如果多数省市都预期养老金会“当期欠发”,谁来填补如此大的漏洞?所以,看黑龙江其实就是看中国未来,一看经济,能否突破旧有模式获得新生,二看人口,在老龄化加剧的形式下,人口政策如何变?养老、社保会出现哪些新问题,中央和地方层面又如何应对?这对其他省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