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82|回复: 0

阳历,阴历,农历之说

[复制链接]
樊树成 发表于 2015-2-1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过年了,你知道吗?阴历不是农历!
作者:[url=]分二合一[/url] 发表于:2015-02-12
        中国自从采用公元历法以来,官方的正式计时就以西方的历法进行,中国“传统”的阴历被从官坐上废黜,只是游荡于平民生活之中。久而久之,中国人越来越远离阴历,越来越贴近“阳历”。 但是,中国人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持续“西化”之后,开始回过头来重视“传统”,过去的一些已经快被遗忘的东西被人们重新“发现”,几近时髦,某些时候,似乎越古越好,也不愿弄清楚这个东西的来历。比如阴历和农历,现在的中国人,绝大部分人把它们当作一回事,认为农历就是阴历,阴历就是农历。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说出,农历腊月二十三、农历年、农历羊年等等这些不伦不类的词语,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近二、三十年的官方“喉舌”如央视、人民日报等也是这么说的。
其实,应该必须其实,阴历不是农历。阴历和农历是两码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历法,这两个历法明显是相对的。阴历是相对于阳历而言的,它是根据月亮——“太阴”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农历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由于农业生产离不开阳光,与太阳运行规律息息相关,因此,农历是也必须是“太阳”历。所以说,从广义上讲,所有的阳历都可以作为农历来用。比如,笔者所在的地方,每年的3月1日(公历)开始播种春小麦,每年的4月(公历)上中旬点种玉米、豆类等,我说的点种时间是指自然状态,当然,随着覆膜技术的推广应用,点种时间提前了,这是另话。如此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感兴趣,你可以咨询有关专家,或者问一问熟知的农民朋友,然后对照一下日历,就会发现我说的不虚。

就我们所熟知的阳历而言,除了公元历法,还有我们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严格来说,我们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比公历更为精确的阳历。狭义的农历就是指二十四节气。与此相配套的还有酷暑时的“三伏”、严冬时的“数九”等。中国的农民种地时绝大部分用二十四节气,如,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立春开始往地里运肥,“九九”开始播种春小麦。由于各地气候不同、种植作物不同,全国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表”,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等。农民根据本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以立春开始的,因此,立春在传统上是真正的春节,而阴历的正月初一是阴历年的开端,是过年,不应该叫春节。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所以它和公元纪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如立春在每年的2月3—5日,清明在每年的4月5日左右,等等,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通过万年历来对照公历和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二十四节气在每一个公历年的时间点是“固定的”,而再对照阴历,就会发现,二十四节气在阴历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年份之间差异很大,有时以月而论,如立春,今年在腊月,但大多在正月,一般情况下,一年一“春”,而有时一年两“春”。究其原因,阳历是以太阳的运动规律来计时的,而阴历是以月亮的运动规律来计时的。阴历的每月初和末,是月亏之时,夜晚基本不见月亮,每月的中间即十五,是月盈之时,满月挂天,柔美人间。小的时候,听父亲讲一愚人,镇重其事地告诉别人一个他的重大发现:“我发现,每年的三十晚上(除夕)都没有月亮”。顺便问一问,你发现了吗?
  采用阳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阴历并不是一无是处。出海作业就需要阴历,月亮的运动规律与潮汐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钱塘江大潮就是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左右,这可不能以阳历来定时。当然,阴历的好处还有很多。前一阶段,在与一朋友闲聊阳历与阴历时,朋友戏曰:阴历有一好处是阳历所没有的。我问是何好处?答曰:有的人可能过不了某一年的阳历生日,而他的阴历生日每年都有。我说对对对,由是而笑。“生日论”之后,我更引申出“迷信论”,对于迷信黄道吉日的人,他对阴历可谓须臾不能离开。
阴历是中国人发明的吗?答案不能肯定。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相对发达,天文历法也比较发达,阴历应该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我觉得阴历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更加靠谱。试想一下,在热浪滚滚的阿拉伯地区,白天基本上不适应外出劳作,夜晚是一个更加舒适的时段,但月光有时有、有时无,有时长、有时短,月光极其珍贵和重要,历法自然要围绕月亮来制定,才能指导人们的劳作和战争。对照现在的历法现实,阿拉伯历的一年是十个月,中国阴历的一年是十二个月,除此之外,没有差别,而且它的每个月的日历都能与中国阴历紧密衔接、严丝合缝。
中国人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达到了当时的人类文明巅峰,一次次创造了经济奇迹。农耕文明第一次有力的告诉人们:财富是可以通过劳动来创造和获得的,战争和掠夺不应该成为获得财富的正当途径。所以,中国人在历史上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相当重视农业,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在研究历法时,肯定要以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据信,在中国古代的某个时段上,天文学家们已经根据研究成果制订了阳历历法,呈送皇上以此一统天下计时。就在此时,阿拉伯商人也带着阿拉伯历法献于帝王。皇上志得意满,哼哈之间,乾纲独断。可以想见,成天潜心研究历法、满脑子直谏思想的天文学家们哪是善于曲意奉承的阿拉伯商人的对手?皇上肯定定了阿拉伯历法,剩下的问题丢给天文学家们去解决。天文学家们用十二个月加上闰年闰月的办法总算摆平了阿拉伯历的纪年偏差,但也使普通人无法直接计算出农业用时,倒给一些读书人和阴阳先生提供了上岗机会。想当年,皇上定的历法彰显着天威,应该属阳才是,怎么就属阴了呢?看来集权制度在这时表现出了它的致命弱点。
       就目前中国社会的认识而言,过年和春节是一回事,甚至出现官方叫春节,百姓叫过年的习惯。可见,天天喊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集团并不太懂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懂者寥寥,不能形成主流,占据不了主流阵地,任由愚者引导,误导百姓一至于此。真是可悲又可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4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