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59|回复: 1

中医药趣谈之三

[复制链接]
读行客 发表于 2015-2-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读行客 于 2015-2-6 11:34 编辑

中医药趣谈之“四”字方剂
      中药方剂名首冠以四字的很多,这个“四”字多数是指方剂由四味草药组方,有的却是另有所指。除此,还有在四味基础上组成的八味乃至十味的方剂。这里列举几个方剂,仅供欣赏。若要选用某个方剂,务必请大夫诊治,再选方剂药品。
       1.四君子汤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虚缓无力。
【附方】四君子汤加入陈皮、半夏,即成六君子汤。功用:健脾止呕。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症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等。
      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剂,临证时随症加减,变换巧妙,功用也就不同。
       2.四物汤
【组方】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唇爪无华,妇女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脉细弦或细涩。
本方是补血的基本方剂,也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临床使用时,可随证加减。
【附方】⑴八珍汤。即本方合四君子汤。功用:补益气血。主治: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语,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⑵十全大补汤。即八珍汤再加入黄芪、肉桂而成。功用:气血双补,助阳固卫。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腰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3.四逆散。
【组方】炙甘草、柴胡、芍药、枳实。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①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厥冷,但上不过肘,下不过膝,久按则有微热,脉弦。②肝脾不和证。症见胸胁脘腹疼痛,或泄利下重。
       4.四磨汤。
【组方】人参、乌药、槟榔、沉香。
【功用】行气疏肝,降逆宽胸,兼益气。
【主治】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逆不降证。症见胸膈烦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等。
       5.四生丸。
【组方】生侧柏叶、生艾叶、生荷叶、生地黄。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热血妄行证。症见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等。
       6.四逆汤。
      四逆:四肢温和为顺,不温为逆。
【组方】干姜、附子、炙甘草。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阳虚寒厥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等,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者。
       7.四神汤。
【组方】破故纸、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
【功用】温补肾阳,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证。症见每日五更天明时大便泄泻,不思饮食,或久泻不愈,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8.四苓散。
【组方】白术、泽泻、猪苓、茯苓。
【功用】利水渗湿。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证。症见小便不利,大便溏泄,口渴等。
       9.四七汤。
【组方】制半夏、姜制厚朴、茯苓、紫苏叶。
【功用】行气解郁,降逆化痰。
【主治】七情气郁,痰涎结聚证。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胸满喘急,或咳或呕,或攻冲作痛。
      10.四兽饮。
【组方】六君子汤加入乌梅、草果、生姜、大枣而成。
【功用】补脾祛痰截疟。
【主治】脾虚痰湿之久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2-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22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