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32|回复: 5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复制链接]
罗帆 发表于 2015-1-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5-1-5 20:32 编辑

      引荐一篇,同赏。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我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你刚刚刷成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呀!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我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蔡其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这首诗,在句法上借鉴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痛苦。我是战争的声音。……我是饥饿!……我是……被吊死的女人的喉咙。……我是戈雅。”沃兹涅先斯基写的是我和战争的关系,用圆周句式强化对战争的悲伤和愤怒。舒婷写的是我和祖国的关系,也用了这种句式,增加痛苦和挚爱的深度,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

  反复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而圆周句式则是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即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接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两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它可分双成分,三成分,四成分和多成分。这首诗用的便是多成分。

  诗一开始就进入高潮,这是舒婷的一贯手法。第一节头两个副句是平衡句,寓有音响和色彩的描绘。三、四句则缩短,不描绘;五句却伸长,行短意紧,强度超过前面四个副句,于是主词(祖国)出现。

  第二节开始一反前节方式,直叙,连形容词都不用;三、四句是总结前面,然后主词出现。期盼未来美好的生活的希望。其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指的是祖祖辈辈美好希望的一再落空。

  第三节又是一个变化。五个副句分列七行,节奏松紧交错。如果一、二节是写过去(“‘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地面的花朵”),用现在式;这第三节则是写未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也用现在式,这就更富具体性和现实性,承上启下,痛苦上升为希望,于是主词又再次出现。象征着中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写祖国正在走向美好未来。诗人感情达到最高潮,强烈的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的誓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得到升华。

  第四节头两行,十亿分之一是小,九百六十万平方是大,大和小统一在一起,是对比中的强化,意即“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接下去,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我,和从我的血肉之躯取去,又是一种对照,从中突出我同祖国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迷惘、深思、沸腾,与富饶、荣光、自由,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以见出痛苦和欢欣的无限。如果前三节在句法上是写我与祖国的关系,第四节便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这才是主题所在。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在主词的双重呼句中结束全篇(前三段末的主词都是单一呼句),达到最高潮。描写了作者与祖国命运相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血肉相连,荣辱与共。

  诗只有三十四行,却用了十四个分号。这些分号内的副句,时长时短,体现着节奏旋律的变化。这首诗带有政治色彩,但它不议论,只描绘,也是一个特色。诗中所有的象征和比喻,既质朴,又漂亮,每一个词都与被描绘的景物、形象紧密契合。诗人既用含有自己民族要素的眼睛观察,又以人民能理解的民族语言手段和表达方法,写出人民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精神实质和典型色调,她感到和说出的也正是同胞所感到和所要说的。(摘自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1-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1-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罗帆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5-1-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茶香四溢 发表于 2015-1-6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茶香四溢 于 2015-1-6 08:25 编辑

谢谢罗帆老师精彩的介绍,这首大气磅礴的诗句我一直在练习朗诵,可是我却总是感觉不到位,看到您的文字介绍后我在试试,感觉一定会不一样的,罗帆老师握手致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走进罗布泊 发表于 2015-1-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她的诗非常有味道 我很喜欢 。。。
感谢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9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