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15|回复: 7

(995)去见“邓丽君”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4-10-1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95)去见“邓丽君”

        19531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邓丽君歌声甜美圆润、温婉动人,形象温文尔雅、亲切可人,是80年代华语乐坛和日本乐坛的巨星。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台湾歌手,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歌手。她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歌曲,聆听她天籁般的歌声是种美妙的享受。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当中,邓丽君被选为港台最有影响力的艺人。据统计邓丽君的唱片销售量已超过4800万张。
    邓丽君199558卒于泰国,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她生前并没有到大陆演出,大陆人未曾见过邓丽君本人。
        我说的去见“邓丽君”是指看音乐剧《爱上邓丽君》中扮演邓丽君的演员。
        我家门口一拐弯,装修一新的工人文化宫剧场在928日至107,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松雷集团共同主办的“2014松雷音乐剧演出季”首部演出剧目上演了《爱上邓丽君》。
        该剧由东方剧院院长、中国知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及美国百老汇资深创作班底、香港知名作曲家金培达等合力打造。在美国,百老汇整条街全年都在上演音乐剧,看音乐剧就像和咖啡一样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美国人最日常的娱乐方式之一。然而,在中国,音乐剧似乎总是离民众很遥远,有人(包括我)甚至对“歌剧”“音乐剧”傻傻分不清楚。金牌制作人李盾坦言,“中国不缺音乐剧市场,也不缺喜爱音乐剧的观众,缺的是好的音乐剧作品”,此次,李盾携手百老汇一线音乐剧导演卓依·马可尼里等各领域的顶尖高手打造的《爱上邓丽君》这部音乐剧,自2011年首演以来,就创造了音乐剧演出市场的多项纪录,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百老汇音乐剧导演卓依·马可尼里表示,来中国创作《爱上邓丽君》这部音乐剧,非常开心和骄傲,在采访中接受采访说:这个音乐剧可以说具备了国际水平,可以和美国百老汇任何一出音乐剧相媲美,中国观众会喜欢看,也会让邓丽君重新活起来。
        102日,我正在我家另一处房子忙乎收拾搬运书籍等杂物,好朋友约我和老伴去文化馆观看《爱上邓丽君》。我知道票价很贵,分别是58038018080元。因而很珍惜。我们的座位是12排中间,属于380元的档次。这个价位足够五六人在中等餐馆吃一顿大餐了。
        这部剧没有讲述邓丽君的生平,而是通过“穿越”的结构,讲述了一个励志的故事:在天堂定居已久的邓丽君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回到人间,帮助一个住在上海的名叫周梦君的年轻音乐人走出生活与创作的困境。邓丽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诚渐渐打开了周梦君紧锁的心门,然而周梦君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虚幻的邓丽君。邓丽君拒绝了周梦君的爱,把他送进了“心碎俱乐部”,让他看到,真正值得珍惜、需要被爱的,是为他心碎的女友咪咪。邓丽君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重返天堂,把爱与歌声永留人间。这不是邓丽君演唱会复制版,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有收获爱的温暖,也有失去爱的抽痛。这是一个甜蜜刺激老少皆宜的新故事,是一场视听感官的盛宴,整部剧时而充满欢乐,时而让你感动。在舞蹈元素方面,更是加入了街舞、探戈、拉丁和国标等元素,形式更丰富、更时尚,音乐的重新编曲和配器,让救援年代的“靡靡之音”在紧张的剧情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加醉人。
         可能是听惯了传统的音乐、歌曲、歌剧的缘故,近些年来,对现代流行的歌曲听不惯,记不住,深入不进去,甚至边听边忘。但观看《爱上邓丽君》,“邓丽君”本人出面,她曾经感染无数人(包括我)的歌声便令人感到温馨、亲切,听起来,声声入耳,句句动心。
         看到主演“邓丽君”的王静,不仅神似,容貌身段歌声也极像,这让我得到极大的艺术欣赏和满足。据网上介绍,王婧学习昆曲、豫剧有6年之久,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王静妈发现她的声音和邓丽君十分的相似,便开启了她另一条艺术之路。参加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模仿比赛,王静的演唱也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但最让她难忘的是邓丽君的三哥邓长富对她的评价“她一开口,我闭着眼睛欣赏,仿佛感觉我妹妹又回来了。”
        许多“君迷”心中,爱上邓丽君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因为她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单纯、坚持、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化身。
         2011年,李盾曾携《爱上邓丽君》回哈演出,冰城观众对这部家乡出品的音乐剧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时我没有机会去看)。今天上演的2014版《爱上邓丽君》是投资1600万精心修排的全新作品,与首版有着很大不同。除演员经过重新选拔外,2014版《爱上邓丽君》在保留原有剧情的基础上还重现了邓丽君的四大经典形象,并首次再现了六大演唱会的场景,唤起了现场观众对邓丽君的回忆和缅怀;在舞蹈方面,增加了拉丁舞和国标舞的表演使舞台表现更丰富、更时尚;在音乐方面,对邓丽君原版老歌在配器和韵律上又进行了创新,使邓丽君的经典歌曲更具时代特色。
        让我想不到的是,在这样流光溢彩的音乐剧中,回忆剧中男主角生父母的桥段,居然出现了知青上山下乡、带有那个时代印迹的歌舞形式,服装、布景、道具、环境都另我唏嘘不已。
        剧场不让录像照相,我还是带了小型的照相机,等待时机,看看能不能照几张照片。机会来了,剧中有“邓丽君”与观众互动的场面,此时剧场灯光大量,台下点歌,台上唱,剧场欢声一片,观众纷纷拍照,我也抓紧宝贵机会频频拍照,留个纪念。邓丽君的歌让我们想起了人生中的许多难忘时光,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用爱的方式将它唤醒让人非常感动。
        新创作的合唱也很好听:“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每个角落都有地久天长。哪怕四周冷若冰霜,我始终站在你身旁。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孤独的时候不要恐慌,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坚持爱是最后的信仰!”
        上网了解到,以唱情歌风靡世界的邓丽君其感情生活并非如意。她不是水性杨花之人,实在是命运对她不恭。她初恋情人林振发,对邓丽君无微不至的照顾人,而且邓丽君也很喜欢他,公开说过这辈子非林振发不嫁,只可惜后来因为来看邓丽君的时候坐的飞机在越南上空发生空难卒去,邓丽君曾经次去给林振发扫墓哭的死去活来,毕竟是初恋,据说还因为林的事情一个星期没有登台表演了。这也是为什麽邓丽君每每唱到《再见我的爱人》时都会哭的原因了。紧接著就是成龙,因为邓丽君的假护照事件(当时台湾与多国没有外交关系,为出国演出方便,邓丽君办了很多护照,其中有的护照是假的,她不知道)邓丽君被日本驱除出境一年不得进入。台湾那边因为她使用“假护照”也说她“叛国”,所以邓丽君就去了美国,在哪里认识了成龙,但每次邓丽君和他约会的时候他都要带着兄弟。而且据说邓丽君和成龙分手也是因为成龙的成家班兄弟不喜欢邓丽君所致。之后是郭孔丞,郭先生这段主要是祖母提的那三个条件(讲清历史,不准演出,在家相夫)让邓丽君觉得受了侮辱,于是退婚。最后就是法国人保罗,比邓丽君小15岁的保罗在法国和邓丽君遇见的时候只有23岁。邓丽君喜欢他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邓丽君是知名歌手,让邓丽君很开心。邓丽君为了保罗的摄影爱好,曾经砸下200万给他买摄影器材。不过邓丽君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和保罗结婚。1995年邓丽君卒去之后邓丽君的家人也不原谅保罗。唉,邓丽君为情所演唱,居然爱情一生未能开花结果。更讽刺的是邓丽君的葬礼上,她那些所谓的男朋友居然一个都没出席。
        我也是个“君迷”。当邓丽君的歌声刚传入大陆时,满街都飘荡那美妙的歌声。1978年我考入黑龙江大学时,忍不住花了当时三个月的工资买来一部砖头式的录音机,经常听邓丽君的录音带。我至今保存着我收藏的邓丽君照片和歌本及歌曲光碟。
         假如邓丽君不是英年早逝,随着两岸的开放,她一定会回大陆演出,大陆也一定会隆重地、热烈地欢迎和接待这位让华人骄傲的歌手。
         感谢好朋友的盛情款待,使我有幸见到“邓丽君”,倾听了她的歌声,又引发我写了这些文字。
IMG_1258副本.jpg


IMG_1256副本.jpg

IMG_1230副本.jpg
IMG_1242副本.jpg

IMG_1239副本.jpg

IMG_1238副本.jpg

IMG_1235副本.jpg

IMG_1234副本.jpg

IMG_1233副本.jpg

IMG_1255副本.jpg

IMG_1352副本.jpg

IMG_1353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之韵 发表于 2014-10-1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的文章写的太感人了!去见“邓丽君”、叙述的细致、委婉,文章动人!我没有看到“爱上邓丽君”这部剧,但通过你的文章描述,我已深深的喜欢上这部剧,爱上邓丽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0-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大鹏的广泛涉猎击掌!王静?王婧?应是笔误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淑萍 发表于 2014-10-12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巧,在2014年10月2日重阳节这天,我和友人也观看了音乐剧“我爱邓丽君”。
因对音乐剧欠缺了解、认识,还在观看中或在心里鄙视音乐剧不如歌剧中看、中听。
感谢大鹏循序渐进的讲述了邓丽君的人生过程、和在观看“音乐剧我爱邓丽君”中对剧种的感悟。
使我对邓丽君、对音乐剧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
敬佩大鹏哈北网站长知识阅历的丰富!曾经不断送给知青战友频丰的章文!
无愧北网站长,知青的榜样,向管大鹏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兰花 发表于 2014-10-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这篇大鹏的精彩剧评,我如同亲临邓丽君的音乐剧剧场。大鹏不仅介绍了邓丽君起伏跌宕的命运,也融入了八十年代文学青年对邓丽君歌曲热爱的感情,这篇剧评读来有种亲切感,大陆青年不论男女,当年有哪个不爱邓丽君呢?
    通过大鹏的介绍,“爱上邓丽君”给我们18组,以及热爱音乐舞蹈的朋友们一个启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又不拘泥于某一方面,艺术没有国界,艺术需要创新。
    谢谢大鹏优秀的剧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4-10-1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鹏的美文美图!虽没看演出,也从这里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波荡漾 发表于 2014-10-1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鹏老师,让我们分享了美文美图,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4-10-1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大哥的精彩剧评,让人身临其境。文中又介绍了邓丽君起伏跌宕的命运,使人跟随邓丽君的命运而泪眼模糊,文章写得非常生动。欣赏佳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8 0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