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4

萧红故居参观记

[复制链接]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9-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萧红故居参观记

      很早就听说家乡黑龙江省建国前有一位叫萧红的女作家,但没读过她的作品,再加之,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历史对她的淹没,对其知道的甚少。因为对文学的喜爱和对女作家的仰慕,我有幸随单位离退休干部处组织的参观队伍参观了我国三十年代较有影响的东北女作家萧红的故居和纪念馆。
      从市区驱车,经过市中心,过松花江公路大桥,再经松北新区,一路上道路宽阔,街道整洁,树木郁郁葱葱,鸟鸣草青,与喧嚣的市中心对比,让人心旷神怡。呼兰区原为黑龙江省呼兰县,市管县改革时划归哈尔滨市,因距离哈市较近,仅30公里,近年又改为区。虽然现在归哈尔滨市管辖,但其在历史上开府建镇却早于哈尔滨,大约在1743年。(我没听清讲解员的具体尾数)距今已二百多年了。从单位出发只用了50分钟就到达了女作家的出生地。
      萧红故居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南二道街204号,始建于1908年,占地7125平方米,有房屋三十二间,建筑面积826.78平方米,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萧家居住,西院出租。萧红出生在东院的五间正房内,现在的炕沿还是原来的木头,屋内除了一个红木的茶盘和一个瓷制笔筒等几件小用具是当时的旧物,其余都已是仿制品了。萧红故居是中原四合院建筑群落与东北地方传统民宅形式相结合的典型代表。萧家大院有粮仓、马厩、灶房、菜园,粉坊等,功能较齐全,反映出旧中国不同阶层的家居品质和地方传统特征,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物价值。
      萧红纪念馆位于萧红故居西侧,其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地下地上两层展区共1600平方米。外观古朴庄重、以瓦灰为主色调,与故居交相辉映,风格一致。阶段式的窗户象征书架,重叠式的房盖好比翻开的著作,墙面的青砖仿佛一本本耐人寻味的书,诉说着女作家那一段段传奇式的人生故事。纪念馆于2011年6月6日(当年农历五月初五)正是萧红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馆内用照片、作家实物、诗稿、文字说明、事件雕塑等形式,分几部分展出作家的一生。
      萧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萧红祖籍是山东,远祖张岱,祖父张维祯早年到黑龙江,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县。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做过督学,(相当现在的教育局长)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
      萧红1911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六)出生,原名张秀环,乳名荣华,后改张迺莹,幼年丧母。由祖父长抚养成人。中学时代即爱好文学。1930年祖父死后,反抗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过着贫困的生活。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萧红也将自己的5个短篇小说和萧军的6个短片小说合编成小说集《跋涉集》出版。曾用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主要作品有短篇《旷野的呼唤》、《牛车上》、《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是其成名作,真实地反映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及其反抗斗争。鲁迅曾为之写序,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争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由此也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由于是跟团听讲解,很多实物照片没来得及仔细看或根本没看,很多展品也不让拍照。又由于讲的很快,听得也是囫囵半片,真可谓是走马观花,很多事情没记住。不过回忆起来还是对这位女作家有个大致的了解:
      一、 萧红是我国三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东北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1933至1942年的十年间共创作了小说、诗歌、散文等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一生在贫病交加中笔耕不辍。这点令我十分敬佩。
      二、 她是一位追求自由解放、反抗封建礼教的独立女性,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一生中经历了三个男人,第一个是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过着贫困的生活。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他与萧军在经过了几年的美好生活后还是分手了。后来她和作家端木蕻良于1938年5月,在武汉结婚。由于她多年的流浪生活,加上两次生产,(却没有留下孩子,和同学生的一直没找到)体质虚弱,仅仅活了31岁,于1942年在香港离世了。感叹才女命苦,好在他的丈夫端木蕻良两次为她安葬,最后把他的一缕青丝送回老家呼兰安葬,也算是对她的莫大安慰吧。现在她的家乡的一个公园里有她的一座石碑和石墓。她的反封建精神也令我十分敬仰。只叹才女早逝,令人惋惜。 
      三、 她还是一位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人士和先锋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初期曾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她的很多作品更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匕首和投枪。这一点更值得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敬仰和怀念。
      这次参观,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希望还能沾点才女的文气,营养自己。不过我还应该找到她的作品拜读才会对她加深认识,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2013年10月改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德彪 发表于 2014-9-3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金火鸟的好作品。
让人们对萧红故居和萧红生平有了进一步了解。
呼兰河水唤英灵
故地追思故地情
一代人杰人敬颂
萧红品质有传承
您辛苦了。祝您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4-9-3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4-9-30 22:11 编辑

        金火鸟参观萧红故居真是不虚此行,把文学女神萧红的文学创作,身世经历和萧红故居的概况介绍得十分详尽。激发了我参观萧红故居的强烈愿望!感谢金火鸟的介绍!
        萧红说:“人类的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向上的发展,追求它的最高峰;一种是向下的,卑劣和自私。”
       解读萧红短暂的32岁生命的历程,让我们深深地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美好动人。
        萧红故居,一个很值得参观学习的去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9-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彪 发表于 2014-9-30 22:00
谢谢金火鸟的好作品。
让人们对萧红故居和萧红生平有了进一步了解。
呼兰河水唤英灵

谢谢您精彩的点评!问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9-3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火鸟 于 2014-10-21 14:27 编辑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4-9-30 22:10
金火鸟参观萧红故居真是不虚此行,把文学女神萧红的文学创作,身世经历和萧红故居的概况介绍得十分 ...


谢谢版主的鼓励与精彩点评!愿意看到你们早日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0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