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哈夏断想
我们的祖先从树上爬下来,站直了身体,解放了双手,也解放了大脑。双足走路,扭动腰肢,便会手舞足蹈;开口交流,发出声音,便会唱出音调。于是,歌舞伴随人类一直到今。
中国古典文献《乐记》对音乐的评价很高: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柏拉图说: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海顿说: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文化革命最不可思议的是对一切文化的禁锢。很多优秀的音乐被打上封资修的标签,不准人们传唱。1977年八一建军节那天,我在八一俱乐部观看刚刚解禁复映的电影《上甘岭》,期待听到“一条大河”那首著名的歌声。让我不可思议的是,那段演唱居然被删掉了!据说当时作词作曲及演唱者还未“解放”!
然而,表达人思绪和情感的歌声是禁不住的。南京知青任毅创作了知青之歌《我的家乡》,很快传遍全国。为此,他差点掉脑袋。
知青中不乏有歌舞的创作者、表演者。尽管创作和演出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有时今天的表演仍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迹,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别动不动就扣上“为文革招魂”的大帽子。希特勒也非常喜欢名曲《蓝色的多瑙河》。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蓝色的多瑙河》的喜爱。同样,在夜总会,男男女女踩着“打虎上山”的曲调大跳摇滚乐,也算不上亵渎英雄。
“人到中年的知青,多了一份反思与怀旧。但他们依然和拜金主义的社会经济转型格格不入。当人们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各种各样经济活动,进入全民经商的又一非理性狂热之中,知青们却反其道而行之,热衷于举办各种大型的知青回顾展,出回忆录,纪念文集,重返知青旧地,举办各种知青演出,而其内容几乎都以弘扬‘青春无悔’为主题。这些活动,在主观上是为怀旧,是为激发一种向上的精神,但实质上却起到了一种模糊‘文革’的罪恶性、反动性,同时混淆知青运动作为一种反社会反人类文明进程,与个人成长中艰苦奋斗精神之间的界限。唱革命老歌,跳忠字舞,把那个罪恶年代在文艺节目中表达得很美好。这些活动由知青中的成功者出钱,不成功者出力,由当年知青的幸运者,兵团宣传队的美男美女们,在年华老去的最后瞬间,再度登台表演。一种时代错乱、悲剧重演的滑稽感,本不应该发生在历经磨难而又对之沉淀过滤已久的知青人群中。” 以上这大段话引自一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文科二级教授、一级教授”的文章《我们时代的知青》(见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我的后知青时代》第483-484页),作家的名字就不点了吧。
本人不愿意浪费笔墨与其争论。我要说的是,这种故作高深的危言耸听并不能哗众取宠。因为这不是事实。
在8月6日第32届中国.哈尔滨之夏京沪浙哈知青“圆梦之声”专场演出即将到来之前,我在7月27日至8月3日利用八天时间在哈北网连续发表八篇“第31届中国.哈尔滨之夏‘和谐之星’知青专场特别报道”,用近8个小时16集(段)的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知青专场演出及活动的盛况。大家在奉献快乐的同时,享受了快乐。根本不是什么“模糊‘文革’的罪恶性、反动性”,根本不是什么“跳忠字舞,把那个罪恶年代在文艺节目中表达得很美好”。 也根本不是什么“时代错乱、悲剧重演的滑稽感”。否则,由国务院和哈尔滨市政府发起的哈尔滨之夏就不会设立知青演出专场,更不会连续设立了五届十年。
我想知青专场的设立者、参与者的智商绝不在教授、学者、专家之下。别拿我们当傻瓜、愚者。
学者厌烦后知青活动,用文革式的激烈愤慨的语调反思、指责,甚至是诅咒我们谁也无法选择的青春岁月、下乡时光。退一万步,就算他们说的对,经历了挨饿、失学、造反、下乡、回城、奔波、下岗的我们整天念叨、后悔“我们这一代人是‘文革’的牺牲品,是政治的殉葬物”,“是一只蛹,被困于黑暗中”(引自上述同一本书中另一位作家的话,见第485页)。按他们指的路走,谴责自己和过去,谴责国家和社会,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有用吗?不烦不累吗?
小学学的课文都忘了。有一篇却总也忘不了。一位鞋匠有几个孩子,生活艰难,但很快乐,每晚都放声唱歌,楼上的富人嫌吵闹,提出给鞋匠钱,叫他们别唱了。起初鞋匠答应了。但无声、沉默的生活使鞋匠一家越过越难受。最后鞋匠退了钱,带领孩子继续唱歌,继续快乐。
刚参加原兵团六师五十七团京津沪哈知青500多人的大聚会,主持者说,退休后,大家互相怀念,出了两部文集,产生了热烈的反响。近年来,六师五十七团的战友年年聚会。前年六月十六日是在上海聚会,去年五月十八日是在北京聚会,今年七月三十日是在哈尔滨聚会,明年也安排好了,在天津聚会。
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常规的大型聚会多达好几个:每年为60岁老知青祝寿;每年三八节联欢;每年网站成立联欢会;每两年参加哈夏知青专场演出;每两年召开知青运动会。
满街的中国大妈(其中有不少是知青)“广场舞”从大城市到小城镇,方兴未艾,引起世界媒体注意。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已快速进入老年社会,老年自找自己愿意活动的方式。不愿参加可以不参加,说三道四就没意思了。说的离谱就更没意思了。
媒体竞争激烈,中央电视台很聪明,将百姓引进了“星光大道”等类似的节目,其参与者有草帽姐、卖菜嫂、放羊歌。他们并不是“成功者”或“不成功者”,就是普通的民众、劳动者。
哈尔滨市政府很得人心,年年举办冰雪节、啤酒节、音乐节。让更多的百姓参与。
来自京津沪浙哈的知青已连续十年参加了五届的哈夏知青专场演出,其健康快乐的氛围已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今年云南、重庆的知青也要前来参与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知青履历相同,情感相贴,有共同的认知。我们愿意找乐、凑乐、制造快乐。这是挡也挡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