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4-7-17 11:16 编辑
第一次干农活 巴彦县平泉大队知青张忠杰 一九六四年秋,我中学毕业后,和二十五名同学去松嫩平原的巴彦县龙泉公社平泉大队插队务农,我和其他五个同学被分到第五生产队。 到了青年点的第二天一早,老队长张国范就把我们领到生产队。因为当时正是秋收前的挂锄时节,队里的活不多,很多社员都在扒炕抹墙,拆洗衣被,收拾园田地。听说来了城里的知识青年,不少社员撂下手里的活跑来看我们。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农村、农民。队长向大家介绍了我们几个知青,并叮嘱大家要多关心、帮助、照顾我们。社员热情地围着我们问这问那,还有的人疑惑地问我们,“能在这待长吗,锻炼几天就走吧?”我干脆的回答“我们是来当新式农民的,要在这儿扎根,”大家半信半疑的笑了。这时,老队长说,大家散了吧,以后相处的日子长着呢。 社员散了后,队长领着我们进了队部。这是五间正房,东头三间是仓库,西头两间是办公室,贴着西墙是一铺顺山炕。队长说“现在地里没啥活,你们又是头一天干活,咱们就把这顺山炕拆了,搭一铺北炕,好吧?”保管员把二齿子、铁锹、挑筐拿了进来,我们三个男的挽起袖子就刨了起来,两个女青年往院里抬刨下的坯头和泥片。刨完炕面坯,炕洞里的烟灰呛得我们喘不过气,不一会,汗水和着灰尘,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大花脸,互相看着开心的笑了起来。再一看两只手都打起了血泡,两个女同学的肩膀也压得又红又肿。队长告诉我们说:握二齿子的手不要攥的太紧,放松点就好了。歇气时,保管员挑来一挑凉水,我们捧着水瓢咕咚咕咚地喝着又凉又甜的井水,好痛快啊。一上午我们就把这铺炕拆得利利索索,地面也弄得平平整整,队长非常满意,不住地说“不错,不错。” 午饭后,开始搭炕了。虽说在家时也睡火炕,但炕是如何搭的,我还真没见过。我们几个搬坯的搬坯,端泥的端泥。只见队长拿了几根秫秸立在地上,和自己的身高比了比,又放在地上量一量,说“妥了,就这么宽了。”我心里暗想,这麽简单的工具就能量,真神了。不一会炕墙垒完了,就垒炕洞,我这才明白炕洞就是烟道啊。只见队长動作可熟练了,一会就垒好一道,忙得我们都跟不上趟。垒完炕洞,队长又在炕的两头也就是炕头和炕稍分别放了“迎火石”和“迎风石”(这都是我从未听过的字眼,后来我学会搭炕,才知道它们的作用)。要铺炕面坯了,队长领着我们来到院子里,指着一堆和好的泥说:“扒炕抹墙的泥一定要提前几天和好,而且每天都要扒一遍,要饧透了才好使,”真想不到和泥还有这麽多的说道。 铺好炕面坯,开始抹泥。我们把泥倒在炕面上,队长脱了外衣,抡开膀子,唰唰地抹了起来,抹板所到之处油汪汪的锃亮。看到抹板在队长手里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我真是佩服。很快一铺新炕搭完了,保管员点着了早就劈好的木头。队长说:“明天再抹一遍烧干了,就结实了。”又说:“你们昨天来的,今天就干活,真不错,但是别着急,庄稼院的活就得慢慢学,我看你们都是好样的。” 说实话,从小到大没干过这麽重的活,真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听着队长的表扬,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插队第一天干农活,我们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