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14|回复: 2

俄远东地区中国农民娶俄妞老夫少妻很普遍

[复制链接]
难忘二九一 发表于 2011-12-3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难忘二九一 于 2011-12-31 09:19 编辑



















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正在反思当地妇女与在务工的中国农民结婚的这样现象,到底背后存在着多少利弊? 俄罗斯女多男少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照片是俄罗斯摄影师亚历山大所拍。

1,凯特(26岁)和杰克(42岁)他们从事蔬菜大棚种植,住在俄罗斯远东的波尔塔夫卡村。

凯特说:“我和他是经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他追我的时候经常给我用钱买礼物送我。现在我们在一起五年了,有两个孩子。我的丈夫他现在依然只能说少量的俄语,不过比起刚来的时候已经好多了,那时候他只会说一个字,那就是“吃”!

2.塔蒂亚娜(25岁),古(40岁),波尔塔夫卡村的农民。

“我是在16岁那年的暑假认识他的,当时我和朋友去农场玩,然后他走过来要求我教他说俄语。我当时就想他比我大这么多,我既然可以帮助他,为什么不帮他一下呢。于是在农场,他就盯着我看了很久。最初我们的婚姻家里是坚决反对的。后来他为了我放弃了中国国籍。”

3,维克(29岁)和王(46岁),Putsilovka村养猪场的业主。

“我起初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俄语几乎不会,于是我就开始教他说俄语。后来发现他慢慢的想我表白爱我,于是我们就在一起了。我们现在有两儿两女,他为了家工作很积极,每天从早忙到晚。我们没有在中国举行婚礼,他喜欢这里。”

4,艾拉(32岁)和维克多(36岁),Sinelnikovo村农民。

“当时他连我的眼睛都不想看,我想他肯定不会喜欢我,因为他是中国人。可是没有想到他走过来跟我说,他想和我结婚。当时我觉得他是在开玩笑的。可是他很认真的给我说,他会做饭,是个种田的好手。面对他的甜言蜜语我没有能够抵挡。但是当时我并没有认真对待,因为外国人,今天来了,明天可能就走了。可是没有想到他对我的热情一直都在。”

5.伊奈(26岁)和萨沙(28岁),服装市场鞋类商贩

“我们是在市场里认识的,我当时惊讶于他的自信,虽然他在生活中并不起眼。我们可以算是一见钟情,后来我们的婚礼在中国举行的,我站在那里就像一个宠儿。当时我站在他面前,他一直觉得这天就跟做梦一样,直到他看着我的睫毛,还不停的问,真的是你吗?”

6.娜迪亚(24岁)和迈克(38岁),手机维修店业主

“我第一次和迈克约会的时候让我感到特别震惊,当时他给了我一束巨大的鲜花。后来我们便开始交往,有次我在他家里,他居然躺着就睡着了,而我还傻坐着,我想怎么办呢?于是我决定帮他先把碗洗了,然后还将他的厨房做了彻底的清洁。后来才知道,他当时根本没有真的睡着,只是在试探我会不会做家务。”

来源: 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2-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2-2-29 15:03 编辑

我在八五O农场中学时,学校党支部书记白艳,是中俄混血,说着东北土话,外貌酷似俄国妇女。下面的4连,副连长老辛,母亲是纯正的俄罗斯人,几个女儿是三代混血。
见到楼主文章,进一步看到汉、俄民族,血液交融。君不见,上世纪20年代,为躲避饥荒,两万余名俄罗斯女性越过黑龙江,和中国人结婚成家,至今留下“俄罗斯民族村”。个人所见,俄罗斯男子大丈夫思想严重,酗酒之后打老婆,不操家务。所以金发女郎宁愿找汉族郎君,年岁差距,挡不住爱情之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边字五一二 发表于 2012-2-2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苏交恶之前(60年代以前),哈尔滨的俄罗斯人比较多(包括部分东欧国家的人)。其中俄国“十月”革命后,逃到中国的白俄占很大比例。因为当时新生政权对“富农阶级”采取消灭政策。是镇压加驱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9 1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