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42|回复: 4

君亭记忆-法国巴黎圣母院印象2004

[复制链接]
君亭 发表于 2013-11-2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君亭 于 2013-11-26 14:08 编辑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47.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53.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50.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49.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48.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49.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51.jpg 老照片-欧洲记忆-2013翻拍 346.jpg
   
   到了巴黎是一定要看一看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据介绍: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圣母院的法文原意“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圣母院大教堂并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栋宗教性建筑,根据教堂地底下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该地点被作为宗教用途的历史,可以回溯到罗马的提毗留大帝时代。现在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建成。该教堂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因为这些历史渊源,巴黎最著名的索邦大学便坐落于此。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此时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了。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作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这本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1831 年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主持,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在1845年,拉素斯和维优雷·勒·杜克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们来重新诠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11-2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我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读书时,首次看了法国和意大利于1957年联合拍的电影《巴黎圣母院》被彻底震撼和征服了。后来又看了近年翻拍的同名电影,艺术效果远去了。那时才明白,好的艺术是不可复制或超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君亭 发表于 2013-11-2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11-26 14:38
1979年我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读书时,首次看了法国和意大利于1957年联合拍的电影《巴黎圣母院》被彻底震撼和 ...

谢谢观赏。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很值得一看,那里游人如织,几乎天天如此。我当时用的是胶片相机,这是翻拍的照片,所以照片质量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11-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我去过法国,遗憾的是当时公务考察没有安排参观巴黎圣母院。但游览塞纳河时,在船上看到了巴黎圣母院,也照了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君亭 发表于 2013-11-2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11-26 16:34
2005年我去过法国,遗憾的是当时公务考察没有安排参观巴黎圣母院。但游览塞纳河时,在船上看到了巴黎圣母院 ...

去巴黎而没有看一看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儿。你们也太敬业了,公务考察安排太紧张了。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等等这都是必去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7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