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君亭 于 2013-7-22 12:39 编辑
第一次看到干部搞特殊化遭知青抵制 好像是有一年的夏锄季节,全场都在进行夏锄大会战。有一天,场部来了几位领导检查夏锄工作的进展情况,其实也不是总场领导,大概就是场部的机关干部。那个时候,正式蔬菜青黄不接的时期,知青食堂根本没有蔬菜,整天就是海带黄豆汤和咸菜。来了检查组,分场领导想给他们做一点好些的饭菜。可是,那是农场,那个时候,有钱都没有用的,什么菜也买不到,顶多是在供销社弄两个罐头而已。怎么办?好心的分场领导到蔬菜连的菜地里弄来几个还没有长开的小西葫芦,送到炊事班,让炒个菜,招待一下工作组。现在想想,这简直是太平常、太普通、太人之常情的一件小事儿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炊事班拒绝为检查组做菜。理由是,现在全分场知青都没有蔬菜吃,领导不能搞特殊化。这件事传到我的耳朵里已经是第二天的事儿了,可是给我的印象确是极为深刻的。 特殊化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那时候,吃几个小西葫芦就被视为搞特殊化,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人能吃到西葫芦,知青们敢于抵制也是无所顾忌的。看看现在,不用说一般的吃吃喝喝是平常小事儿,就是一桌酒菜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那种超高标准吃喝也屡见不鲜。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公款吃喝消费增长惊人,一九八九年为三百亿元;一九九四年就突破一千亿元;二OO二年达两千亿元;二OO五年更是达到三千亿元以上。当年炊事班的同学们如今都在哪里啊?是否能在今天为抵制领导干部特殊化干点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