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614|回复: 4

生不逢时的“老三届”

[复制链接]
孙胜权 发表于 2013-5-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胜权 于 2013-5-1 18:19 编辑

生不逢时的“老三届”

所谓“老三届”,是指1966、1967、1968年连续三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的统称。

婴幼儿的时候,“抗美援朝”了。家家几乎都是五六个子女。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到了身体发育的时候,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了,(“老三届”基本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该读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了,(66届毕业的,书一天也没少读)正当我们踌躇满志准备上高中或报考大学了,学校停课闹革命了。到了1968年下半年,开始“上山下乡”,68、69届索性“一片红”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是里大有作为!”

该生儿育女的时候计划生育了,一对夫妇只能生养一个子女。于是,独生之女的教育问题、家庭失独问题、父母的赡养问题便成了目前社会的“大问题”。有人说,“老三届”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

该做贡献的时候下岗了——上山下乡的回来了,顶替父母工作岗位的上班了。正准备好好工作做点贡献时,没想到市场实现计划经济了。体制改制了,厂房置换了、企业倒闭了,倒霉的老三届一批批下岗了。

该享受社会福利的时候医保改革了——“老三届”这代人,年轻的时候不大看病,实现的是公费医疗;上了年岁天然染发剂日霜360度旋转拖把不错怎样瘦腿最有效毛孔科学增高祛痘天天快递单号查询补水丰胸产品最好眼线卸妆油排行榜眼线去痘印的最快方法外用减肥泡妞秘籍毛孔主机论坛了,各种毛病出现了,医疗体制却改革了。“老三届”看病,对不起,要自费了。

人的命运,只能交由时代作主。

不过,“老三届”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那就是我国有一批知名作家曾写过许许多多关于“老三届”的文艺作品,比如、《悲怆青春》、《蹉跎岁月》、《啊、老三届》,《昨日风雨路》等等,这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届毕业生所没有的待遇。这样说来,“老三届”没有被历史忘记。(节选于网络)


点评

《昨日风雨路》,是哈尔滨知青组织编辑的一本书,书中收入了近百名北大荒知青写的回忆录,其中作者不泛贫民百姓,并非哪个知名作家的作品。  发表于 2013-5-1 21:07
"正准备好好工作做点贡献时,没想到市场实现计划经济了。"——应该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吧?  发表于 2013-5-1 20: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泉石上流 发表于 2013-5-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我就是66届初中毕业生,文中提到的真的是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苦辣酸甜五味俱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兴安樵夫 发表于 2013-5-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太对了。正像那套名言说的那样:出生就挨饿,上学就停课,毕业就下乡,返城就待业,上班就下岗,结婚不分房,退休交统筹,老了儿啃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黎洋 发表于 2013-5-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不逢时是一代人的命运,我们知青有同感和理解的,但还是要乐观,不要灰心,在后知青时代,我们自己投入到北网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网上与大家交流,知青永远心连心的,你写的的确是大实话,祝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3-5-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太悲观了,委屈的只是自己。人生不如意占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有坎坷磨难,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只是极少数。关键在心态,摊上了就要坦然对待,埋怨后悔都无济于事,一切向前看,无论多大的风浪,总有晴天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30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