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105|回复: 3

转载 永不再来的17岁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4-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4-11 17:10 编辑

下面转载知青浦虹雯的文章            
                                     永不再来的十七岁
记得下乡后第一次探家归队,正是1970年初春,三江平原的初春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知青食堂豆腐是顿顿少不了的,为了保证供应,我被派到了连队豆腐坊帮忙。经过两个月的锻炼,我已经熟练掌握了做豆腐的技术。青菜逐渐下来了,豆腐坊也要减员了,后勤排把我留下来,这下整个做豆腐的一系列活计都落到我一个人身上。那时我只有17岁。
当时的后勤排长是农大毕业的大学生,也只有二十几岁,可是在我眼里他是那么威严。我哭着去找他,我说我怕,怕天不亮一个人在豆腐坊,那是连队还没有电。怕那匹又高又瞎的青骒马。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个排长背对着我用手扶了一下眼镜说:你不要怕它嘛,它很老实,你应该把它看成你无声的战友。我没有办法,只好含着眼泪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天半夜2点起床,套上瞎马磨黄豆,腰里扎个围裙,在大锅前干活,由于个子小,干活时要踏着小板凳。早上8点钟结束战斗。白天我就在宿舍里看书,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前苏联小说,名字叫(我们切身的事业),描写一位女青年的成长过程。1970年的那个夏天,在松花江畔,一个17岁的女孩子伴着这本书和那匹瞎马度过了人生花季。那是一段令我终生难忘的最美好的时光。那一年我没有回家探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4-11 17:09 编辑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我忘不了热心的老马倌每天帮我套马,忘不了热呼呼的小火炕,忘不了守在门外等着妈妈的小马驹,忘不了我赶着马车在乡间的小路悠然自得的行走。
连队里的老乡每次见到我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因为在那个年代,在农村,是没有女孩子赶马车做豆腐的。更让我忘不掉的是在晨光中摇着大尾巴在门前跑过的大灰狼。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会偷偷地笑,往往是笑着笑着眼泪也就落了下来,这种经历和感受恐怕是现在的花季少年永远也不会经历和感受到的。
时代的变迁,也使我们经历了过多的坎坷和麼难。我们只要乐观坚强的面对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毕竟生活是美好的
                                                                       三十团十一连   浦虹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北青 发表于 2014-2-2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只要乐观坚强的面对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