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3-26 21:52 编辑
煤油灯轶事 夏梦 台灯下,电脑屏幕旁边的我,为了节省那一点点电,手指敲着键盘,常把字打错。也习惯了,我有节电的习惯,不光是为了省钱,而是想把电省下点儿,给需要的人们用。因为,我用过那小小的煤油灯,那小小的煤油灯照亮了我。我心里有亮,就觉得现在的灯很亮了。 我刚到兵团的时候,那儿没有电,所以就没有电灯。我们知青的宿舍里用的都是煤油灯。那时我不知道农工家里面煤油灯有多大,反正我们就是每人弄个空墨水瓶,然后上队里的煤油桶那儿去装煤油。我们用个自行车上的气门塞打气的那胶皮管子,插到煤油桶里,用嘴裹小胶皮管子,等到能裹到油,用牙挎拉挎拉舌头,往地下一吐,把管儿顺到墨水瓶里,就灌上了。要是好一点的时候,可以在机车师傅的允许下,上二十八(当时的柴油车)或拖拉机的油箱里用管子接出来一点柴油。那柴油灯点上后,冒的烟不像煤油那么黑。可我们都多数点的是煤油灯。 那煤油灯的上面(灯头部分)是一块铁片钻个眼儿,从中间穿过一个用我们做针线活用的棉线捻成的灯捻儿,把长长地那头放进墨水瓶,灯捻吃进了油,就能点亮了。我知道,灯捻儿越粗灯就越亮,所以我的煤油灯的捻儿很粗,甚至往铁片里穿的时候要找男生帮忙。 煤油灯冒出的烟黑啊,要是晚上要是多点一会儿,第二天,你的鼻孔里都是黑的。 煤油灯给我们的那点光明,我们如获至宝。有亮了,就有光明!你就看那煤油灯下,有唠嗑的,有写日记的,还有在灯下织毛衣的,要是在夏天,你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此处独有,他方无寻。 夏天,收工之后的洗涮完了之后,知青们去食堂吃完了饭。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宿舍过的。那时没有谈对象的,连队里不让。看星星也腻了,天天能看着,就不稀奇了,再说了,干了一天活,也太累了。那就乖乖地上炕,钻进一个个像纱幕布的属于自己的那个小空间里吧!由于我们那儿的蚊子都像蜜蜂那么大,吃了一天的庄稼根儿也没吃饱,晚上要来光顾我们的。一个个的蚊帐的进口儿,我们都掩的严严的,蚊帐下面我们掖在了褥子底下。煤油灯点在了蚊帐里。透过一个个飘逸朦胧的蚊帐,一盏盏小煤油灯的微弱的光跳动着,仿佛一起奏着交响乐,是那种优雅缠绵略带有那么一点点忧伤和思绪延伸着的曲子,这曲子每天都在转换着,人们每天都在用心来听。渐渐地,蚊帐都被煤油灯的烟熏黑了,可这风景还在延续。 又渐渐地,姑娘们发现了在这蚊帐里煤油灯光下的乐趣。那就是虽然看不见全炕上的每一个人,但能听到每个人的声音。等那些写日记的,看书的,(很少有人看书,不是不爱学习,是不兴看。只能偷偷地看。)织毛衣的都忙完了的时候,大家开始了聊天,讲笑话。要说这讲笑话是最惬意,好玩而且解闷又解乏的事。开心!规矩是每天一个人讲,其他人听着,不许插嘴,可以评论。 完了睡觉。 讲啊,讲啊,天南的,海北的,中国的,阿拉伯的,就差没记录下来写成《天方夜谭了》。煤油灯光下的女孩子们张着她们小巧的嘴,挥霍着她们的智慧,收获着友情和快乐。 “有一个老大是尖子,老二是傻子————”还没讲出来,大伙就接上了,这笑话已讲过了,我们讲的太多了。哈哈哈哈,一阵大笑。 煤油灯,小小的煤油灯,闪烁的光像一颗颗珠子,那知青情和乡友意像一条不断的线,穿起了一串串璀璨的项链,这项链戴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项上,这项链戴到永远,煤油灯下的美景我终生难忘。 煤油灯,小小的煤油灯,你此时比我的台灯都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