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光绪帝最擅长和喜爱的是书法和音乐,本来他可以作为世袭的亲王,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可惜的是,他做了皇帝。 如果光绪只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那么锦衣玉食、无所事事的终老一生,倒也是件不错的归宿。
可悲的是,光绪竟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上进青年,1887年16岁的他亲政后,一心想摆脱慈禧太后的操纵,成为一个真正有为的皇帝,目睹国力的每况愈下,他力主变法图强,实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当大学士孙家鼎劝他不能开设议会,因为开议会则“权在民而不在君”时,‘朕但欲救中国尔,若能救民,朕虽无权何碍?”多么伟大的胸襟啊,要知道,两千年来,皇权是专制统治者的命根子,凭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光绪帝是一位无私的爱国者,是一位具有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的开明统治者,虽然这场变法只历百日即告失败,而光绪不得不以囚徒的身份走完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但就冲这句话,就值得后人为之拘上一捧热泪。。
而这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封建皇帝。现在我们只有为之捧上一束鲜花,嘱托在奈何桥上不妨贿赂一下孟婆,少喝一些忘魂汤,高声喊道----------------
不死的魂魄归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