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466|回复: 4

中国.知青

[复制链接]
模型老张 发表于 2012-12-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青是中国特别发展阶段、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只有客观鉴定那段历史,才能正确评价一代知青。把他们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气候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是忍辱负重一代,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这就是社会应该给予知青的定位和评价。  知青在国家和人民最困难的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走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肩负起他们应该承担、能够承担的责任。他们无愧于时代的召唤与重托,完成了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就在他们中间诞生,金训华,陈越久就是哪个年代中的杰出代表,人的意志有多坚,人的骨头就有多硬。  战士在战场上面临的生死考验,远比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残酷、严峻许多,正如战士没有讨价还价地余地一样,知青也应视下乡为义不容辞。留在城里就业无门、生活无着,父母能不忧愁?何况正值国家粮食紧缺、人民生命不保的特困时期,更何况当时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文盲居多,农村发展急需要人才。  很多德才兼备的知青到农村后都被群众都被选为队长、会计、出纳、老师,有的还加入宣传队、当上了广播员,成了农民心目中倍受信任和尊敬的领导和人才。他们为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前人的奠基,哪有今天的高楼大厦?没有一代知青的忍辱负重------奔赴边疆屯垦戍边,吃尽天下苦遭尽天下罪,中国不可能走到今天。  知青是当之无愧的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凤竹 发表于 2012-12-12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型老张?似乎我们见过,在一次QQ群的聚会里,还有雪糕他娘,不知是不是您。这个名字,似乎不大可能有重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2-12-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模型老张到本栏目发表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边字五一二 发表于 2012-12-1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运动,早已有定论:“国家花了300亿,换来三个不满意”。78、79年,95%以上知青返城大逃亡,是明白无误的注解。
知青个人对这一时期的经历,感受不同,认识不同,千差万别。有认为是熔炉,得到了锤炼;有认为是地狱,饱受苦难。
十年的修理地球,造成了十年的“知识断层,人才断层”,应该是客观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雪梅 发表于 2013-1-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上山下乡无语论说,但有一点我想说下乡,真的解决了我父母的后顾之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