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年关”难过:是文化的遗憾,还是文明的进步?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4-2-1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4-2-10 14:01 编辑

https://mp.weixin.qq.com/s/t85gBDLuq6GeY65hgpA-mw


李炼推荐:“年味越来越淡,不仅是每个人感同身受的现实,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文化的意义上,这是一种遗憾,但是从文明的角度看,这或许是一种进步。”

有人说,春节是“一场农耕文明的集体狂欢”。
但如今,“春节”成了名副其实的“年关”:不仅“年味”越来越淡,价值冲突、亲友撕裂的情形也越来越频繁。
对大多数50后、60后来说,“过年”依然是一年到头最神圣的时刻,“春节四件套”——团圆、祭祖、拜年、年夜饭,一样不能错过。
但是对大多数90、00后来说,这些操作像极了传统文化中的“遗老遗少”,他们最渴望的“四件套”是——宅家、刷剧、旅游、打游戏。
于是,很多家庭要想维持春节的“平安祥和”,基本上就是靠70后、80后的“艰难调和”。
不同群体对春节的态度,只是“年味淡了”的表象;过年之所以“越来越没意思”,主要还是源自以下四点。
一、生存的压力,使我们逃避熟人社会
春节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节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熟人社会的江湖,最是一言难尽。中国人的春节,亲友间无不以关心之名,行攀比之实,“气人有、笑人无”——收入、职位、婚姻、子嗣,都在打听和攀比之列。
这样的“团圆”,是得意者的风光,却是失意者的尴尬。
有钱人才有资格谈生活,普通人都在求生存。大多数人平常面对的,都是车贷房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保住工作等生存压力。即便是中产阶级,一旦遭遇经济下行,在股市、房产中的财富大量缩水,也同样会深陷压力与恐惧之中。
所以在节假日,他们更需要的是减压,而不是无微不至的“打听”和“关心”,更不愿成为各种熟人聚会上的陪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