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89|回复: 0

石国雄:陪伴妈妈世纪人生的最后岁月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3-6-6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9B%84&sShare=2


包满珪推荐

妈妈仙逝周年祭







妈妈走了。2021年1月2日凌晨一点零三分,监视器上的线条突然拉直,延伸.……。视频中传来了嘈杂慌乱的声音,随即是哭泣的声音。我知道,妈妈的最后时刻到了,从1921走到2021,妈妈走的路太长了,要歇歇了。正如她在一个月前,甚至半年前,还能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一再嘟囔着的: “回家“一一回崇明的家,回新华路的家。




去年夏天,我回上海陪伴妈妈。40多天里,几次目睹了妈妈在似醒非醒的辰光,不停地用手指向远方,嚷嚷着要回家的情景。看着妈妈失神的目光和执着的神色,一种不详的念头攫遽然袭来,但是谁也没有说破。




那是我当年的第二次回家。这是我下乡离家后,回上海时间最长的一次。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多待几天吧,也许是陪伴妈妈的最后一次。




记不清是哪一年,妈妈对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说你现在也退休了,每年起码要回来三次,陪陪我。还说,路费我出。我笑着说,我每天给你打一个电话,每年春节回来还不够吗?妈妈说不行,我现在九十多了,不知哪一天说走就走了,能多陪我一天就多陪一天吧。妈妈说这话的时候,也是笑着说的,并不是在强求,她知道我和赵岚还有两个外孙需要服务。但我知道,妈妈说的,完全是内心的愿望。虽然,父亲离开我们以后,妈妈承续了爸爸的民主宽容和大度,从来不向子女们提出什么让我们为难的要求,甚至于她的最后几年,尽管内心渴望着七个子女每天都有人陪伴在身边,但大家每天去了,她又总是让阿姨早早地打发“值班”的孩子回家:




“他(她)家里也罢勿得的,让他(她)早点回去吧。”




“大毛”,




妈妈把已经七十多岁的大女儿叫到床边,




“耐侬早点回去吧,走晚了车子軋。”




她既想女儿多陪陪她,又心疼女儿上下车不方便。




一个拉扯大七个子女的母亲,一个繁衍四代、聚族36个后辈的老寿星,怎能不以儿孙承膝为欢呢?但是,妈妈毕竟是妈妈,她必须得压抑自己的念想,为子女们考虑。有时候,看着都已经七十上下的儿子女儿忙里忙外,她就自言自地说:“都是我把你们拖累了。”一次,这话被妹妹听到了,妹妹马上趴到妈妈的耳边,说:




”你这叫什么话,你是妈妈吔,你一把尿一把屎把我们拉下扯大,现在你年纪大了,我们不伺候你谁伺候你?勿要瞎想八想,噢!多吃点。有力气嚒下床锻练锻练,慢慢地你就好起来了。你能自己动动了,我们不就可以轻松点了吗? ”




明明知道那是妹妹安慰她的话,但妈妈还是多么希望或许真有菩萨保佑,多活动活动能够重新站起来。




下床锻练,几乎是妈妈的日课。她97岁的时候,还能下床站站,每天烧完香,念过阿弥陀佛之后,就站起来扶着籐椅背原地踏步。太阳好的时候,有时拄着拐杖踱到窗台边,晒晒太阳,看看窗台上摆着的吊兰,看看对面窗口一一李阿姨家的动静。




说来也怪,她的视力己经到了对面不识君的程度,但是,隔着一个弄堂,对窗李阿姨只要一出现,她居然能够看到。其实,与其说看到,不如说感觉到更准确。早先的时候,妈妈总要推开窗子与李阿姨喊几句,反正也是你说东她说西,无非是“最近好伐““儿子有消息伐“之类。我们父亲和她先生是银行同事,又比邻而居半个多世纪,弄堂前后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的老人,就剩下她们两个,相惜之情乃灵犀之通。可是现在,妈妈喊不动了,只能自言自语,“孩子不在身边,惨个一一“。妈妈发的是崇明音,“个“字拉得很长,带有十分感慨的意思。 李阿姨的独子出国了,她一个人寡居于室,雇了个钟点工。她的儿子与我家小弟弟小民是同学,所以,经常听妈妈向小民打听李阿姨的近况,逢年过节总让去看看李阿姨。有时候,我们在弄堂口碰见坐着轮椅的李阿姨,她也总是再三再四地问妈妈的情况。李阿姨总是这样说,前两年你妈妈还能坐轮椅出来,我们还能碰碰面,怎么一下子就动不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8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