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653|回复: 4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二十六) 中国基础教育的领头雁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1-3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1-1-31 09:58 编辑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二十六)    中国基础教育的领头雁
   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入门教育,是人生成长路上的“第一粒扣子”,关系个人的未来,肩负国家民族的希望,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育受市场化、产业化的影响,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生怕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基础教育被赋予更多、更迫切的重任,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育、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如何提高素质,守正尽责,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无疑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在基础教育领域,有一大批从北大荒走出来的教育工作者,许多是名校校长、全国特等教师、劳动模范、教育功臣。他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一辈子献身基础教育事业,成为新一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国家、民族的基础教育做出了无愧于时代、历史的卓越贡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荣誉等身,值得敬佩。我们作为知青一代人,也深感荣耀和欣慰!

   魏荦,男,1950年生,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原北京五十中校长,从教36年,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校长,首都劳动奖章等称号。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十年间,他做砖、伐木、种地,样样拿手。1977年9月,调入农场学校任教;1982年,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做了北兴中学副校长,第二年升任校长,直到1991年,前后10年间,魏荦共送走10届400多名学生。其中,成绩最好的是1986年,全班80个考生就有42人考上大学——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成绩。魏荦创造了垦区教育最“辉煌”的发展期,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他是北兴农场第一个国家级先进个人。
   1992年返京后,任职北京市十一中学、五十中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等职位。是北京乃至全国屈指可数一直默默耕耘教学一线上教毕业班直至退休的老校长。回京后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校长,首都劳动奖章。他说:“我是工作狂人。我工作36年,无论是在北大荒兵团还是在学校,只歇过一天病假,这都是坚持健身带给我的财富。”
   张兆然,男,1950年1月17日出生,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学历大学本科,中教高级职称。现任首都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4团(共青农场)一连,曾任司务长;1975年被推荐入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1978年在首师大附中任高一年级物理课教师、年级组长,主管教学工作及校党总支委员,理化生党支部书记,区学科带头人,初三物理把关教师,区物理学会会员、教研员、奥校教练。著作有《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与检测题》、《中考模拟试题》、海淀区物理奥校教材和《最新初中物理知识》、《创力丛书》等。
   1999年任首师大附属望京中学任副校长,现任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file:///C:/Users/fxx/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王亚中,男,北京知青,于1965年前下乡到北大荒,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19团(597农场)工作,曾任团宣传队编剧。返城回京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近年经他建议并一手组建了北京师大二附中清河国际学校,现任该校副校长。

   黄星,男,北京河北北京中学1964届高中毕业生,北京知青,1964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党支部书记。
   1964年9月,自愿下乡到黑龙江省853农场六分场二队,先后当农工班长、团支部书记、统计员等;1977年调到六分场场直“林原中学”任数学教师、数理化教研室主任;1979年3月返城回北京;回到北京后,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任党支部书记。
   三十多年来,他心系北大荒,热心为农垦系统和农场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帮助联系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为黑龙江农垦系统的音乐教师举办了6期培训班,为农垦艺术教育师资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1988年,黄星受虎林县委、县政府之托,通过文化部领导出面,请王震副主席为纪念开发建设北大荒三十周年亲笔题词:“向北大荒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致敬!”,他把题词送到虎林县,交给县委、县政府。并给农场总局、黑龙江日报社、八五三农场各寄了一份题词的复印件。

   廖立,男,1948年生,北京知青,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7团(856农场)六连养鹿队, 1968年到1978年在青山中学任教十年。返城以后又受过大学正规的师范教育,毕业后在中专学校任教,高级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取得过种种成绩:多次荣获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的班级曾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朱光裕,男,1947年生,天津市一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天津知青,曾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5团(查哈阳农场)。在67团二十连期间,曾任农工、学校教师,1977年被选送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进修深造,198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返津调入全国著名重点中学天津市南开中学,先后任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并晋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天津南开翔宇学校高中部校长。

   薛敬尧,男,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附属中学学生,天津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6团(新华农场)任报道组报道员。曾任天津实验中学副校长,生物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获天津市第二届播种太阳奖、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担任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中生物)培训团专家。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生物奥林匹克优秀教练,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库成员,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中生物培训团特聘专家。
   参加教育部新课程初中生物教材审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编写讨论。撰写专著《做对人民人生负责的教师——薛静尧教育教学文稿选》。多次参与高考命题, 应邀到全国各地作高考复习备考报告几十场。有多篇论文在《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天津教育》、《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并出版了教育教学专著。

   段国胜,男,1949年5月14日生,天津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天津中学高级教师。
   1969年5月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喷火连战士、师部商店采购员;1973年入读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1976年9月毕业分配到内蒙呼伦贝尔鄂温克一中教师;1984年12月调华北油田石油学校讲师,曾获华北油田的局级优秀班主任和数学教研室主任;1997年10月天津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3月,受聘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外事职业学校和职工大学任管理干部。
   退休后热心坚持宣传、践行毛泽东思想,多次被评为社区优秀共产党员。

   王凤文,1951年生,1966届290农场中学初中毕业,北大荒知青,1968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第45中学高级教师。
   1968年4月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8团(290农场)4连参加工作;1975年调宝泉岭管理局任教师;1977年高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第45中学,现任高级教师。
   陈玉莲,女,天津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分配时本应该和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856农场的,却因为是华侨受到歧视而分到其他农场。回津后,恢复高考1977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天津市重点校的英语高级教师。现在虽然退休了,还在受聘于高考辅导班。

   高妙根,男,1951年11月生,上海知青,1970年4月下乡到黑龙江省漠河县。上海市中学特级校长,上海教育功臣,工读教育擎旗人。上海浦东育华集团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荣获上海市特级校长、市劳动模范、市十佳教育功臣、全国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读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上海市社会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80年初到浦东新区工读学校(原川沙县工读学校)工作;1983年起担任浦东新区育华(集团)学校(原川沙县工读学校校长兼党总支至今。1988年获上海市园丁奖;1996年和1998年,被评为浦东新区先进生产(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9,被评为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2002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团体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得"浦东开发建设杰出人才"称号;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浦东新区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8年第二届被评为上海市教师的最高荣誉--十佳教育功臣之一。
   高妙根同志十分重视工读教育特殊规律的研究,参与了“中国工读教育”、“世纪之交的工读教育”、“中国工读教育发展史”等多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先后撰写了数十篇工读教育课题论文,并与朱秋泉、卫宝弟等同志合作撰写出版了《工读学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读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著作。

   胡雨芳,女,1950年8月21日生,浙江省镇海县人,上海浦光中学1968届初中毕业生,现大学文化。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多年担任洋泾中学校长,目前担任洋泾外国语学校校长,她是洋泾教育联合体创始人之一。
   1968年8月21日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5团(查哈阳农场)一营五连(现为稻花香分场五队);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下乡期间历任农工、排长、副连长、指导员、团组织股青年干事、团委副书记、团党委常委、团委书记、黑龙江省富裕牧场党委副书记。1979年返城回沪,进入浦明中学任教;1983年考入上海师大脱产学习;1985年毕业后,先后调任上海67中学党支部书记,上海储能中学副校长、上海洋泾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校长",授予"浦东新区(首批)开发开放杰出人才奖",担任浦东新区信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区人民代表等职。

   庄蔓菁,女,上海大同中学1966届初三八班的学生,1968届高中毕业生。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原任上海市井岗中学校长,现为永丰知青网上海站站长。
   1969年7月下乡黑龙江省永丰农场,任东山连队连长,五年中被二次评为五好战士;1974年庄蔓菁享受“特困”政策返城回到了上海;1974年被推荐到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后任上海市井岗中学校长。
   现为永丰知青网上海站站长。

   姜兰宝,男,1949年生,上海复旦附中1968届8班学生,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原任上海七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1969年4月26日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7团(勤得利农场)13连;1970年5月9日,从13连调到勤得利邮局工作;1977年高考入大庆石油学院的中文师资班;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古典文学助教进修班,完成了硕士课程。毕业后留大庆石油学院任教;1995年调回上海,曾任上海七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授古代文学17年。
   李丽珍,女,上海杨思中学1968届高中生,1969年8月下乡到黑龙江省永丰农场东山,1974 年被推荐到上海师范大学上学,1977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学任教至退休。上海市高级教师,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刘寅,男,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上海复兴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教研室主任。
   1969年6月24日下乡到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历任铁匠、机耕队拖拉机手、统计;鶴岗师范学校数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
   后来人才引进回到上海,任复兴中学的数学教研室主任,这是上海一家蛮有名气的重点中学。期间,在华东师大深造过,获数学硕士学位。

   徐惠民,男,上海知青,原在黑龙江省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插队。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吴淞中学校长。

   陈定儿,女,上海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省北安农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原上海市示范园东余杭路幼儿园园长,现任上海市虹口区艺术幼儿园园长。
   多年来,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用她的智慧、勤奋和一颗超越之心,科学管理、大胆改革、倾情关爱,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曾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她进课堂、勤评析;搭舞台、促研讨,以认真与执着,换来了教师们的成功。她潜心钻研,勇于实践,尝试研究市级重点课题《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她撰写的课题论文先后在多种杂志上发表,并相继被评为"虹口区第七届普通教育科学研究一等奖"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首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由她主编的《用艺术塑造美好童心》一书也顺利出版。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著名幼儿文学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研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建国60年上海百名杰出女教师”等荣誉。

   方振玉,女,出生于1953年,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教师,曾任徐汇区上海小学校长。
   1969年下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察哈彦村;1979年1月返城回沪, 8月进入徐汇区教育学会;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晋升国家小学一级一等校长;2008年6月退休。
   方振玉曾主编《察哈彦知青纪事》一书。

   张盾,男,汉族,1947年9月出生,上海人,上海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学特级教师。同江市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同江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原同江市一中校长、同江市教育督导室主任。
   1968年8月,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42团(857农场)3连;1969年3月,转到6师59团(青龙山农场);1971年8月,调团部学校任教,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80年3月,调同江县教育科、一中,升职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1991年考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本科函授班;1995年9月任同江市一中校长,中学特级教师。2004年4月,任同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2007年10月,年满60周岁退休。
   曾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是同江市第二批拔尖人才和同江市第一届、第三届“十佳公仆”。
   写过《边陲三十年》、《难忘浦江水》、《情系青龙山》、《风雨同江路》、《爱女故事多》、《春蚕丝未尽》、《蜡炬泪不干》、《最美夕阳红》等八部回忆录、四集《常见名词简介》和近500万字的学习心得和工作笔记。
   《中国教育报》、《文汇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生活报》、《佳木斯日报》、《黑龙江教育》杂志等多次报道过他的工作业绩和感人事迹。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对他进行过采访。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天下佳木斯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我们的故事》收录了这位老知青“扎根祖国边疆,热爱教育事业”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
   曾任三届同江市人大代表、常委,一届市政协委员。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为了边疆的教育事业,他多次放弃高考回沪的机会,被誉为“知青校长”。2011年结束43年的北大荒生活回到上海。

   韩在山,男,回族,1949年12月21生,哈尔滨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特级教师,原任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黑龙江企业家科学家协会副会长、哈尔滨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1968年12月下乡至黑龙江省嫩北农场;1978年考入哈尔滨市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1981年毕业后分配至哈尔滨市第94中学任教师。由于教育教学成就突出,于1983年被提升为教导主任,1986年升为副校长,1987年任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届时学校已改为哈尔滨市第二十二职业高中)。
   韩在山同志主持工作后,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先后创办了金融会计、涉外会计、清真烹饪、美容美发等十几个专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闯出了一条学习实践就业的新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率领全校教职工三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学校由一所普通落后的职业学校晋升为省重点职业高中,他的事迹被《光明日报>作为知识界任务所介绍。他的事迹被收入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的报告文学集《共和国的脊梁》一书中。哈尔滨电视台为其制作了长达14分钟专题片《这里原本贫瘠》
   2000年调入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2002年任党总支书记、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他继续研究探索基础教育理论和规律,创立了独特的、全新的‘以人为本,尊重教育’的理念,营造了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凝集了全校职工的智慧。大幅度的提高了教育质量。使十三中这所80年的名校重振雄风、再度辉煌!2004年学校全优通过了省示范高中评审工作,实现了十三中跨越式发展,学校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评审的专家组在《研评报告中》给与了校长极高的评价:校长对教育事业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有胆识,有魄力,干实事,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继承十三中近80年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新跨越。
   2008年荣幸的被评为北京奥运会哈尔滨站火炬手。韩在山同志先后被评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省骨干中小学校长、全国名族进步先进个人、特级教师、二级功勋教师等诸多光荣称号。
   李立夫,男,1964年哈尔滨第八中学高中毕业生。哈尔滨知青,1964年参加工作。原任哈尔滨高等职业中学校长。
   1964年来到哈尔滨郊区农村插队,深受社员们的好评。但由于“家庭历史问题”,推荐上大学自然与他无缘。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几乎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一举考上了哈尔滨师范专克学校数学系。毕业后在哈市第四中学任教,五年后调到第八中学任教导主任,后又被调到哈尔滨高等职业中学任校长。现已退休。

   马桂兰,女,1942年10月生,哈尔滨十三中学高中毕业,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先后担任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哈尔滨市少年宫航模小组和接待外宾小组的成员、哈尔滨儿童公园小火车“北京站”站长,初高中班级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主席、团委委员。高级教师,原任哈尔滨第十三中学高中化学教师。
   1964年高中毕业前夕,受邢燕子、侯隽、董家耕到农村务农的影响,放弃高考到农村插队,和30多名同学下乡插队来到了双城水泉公社仁义大队当了一名社员,农民夜校教员。1965年6月2日,《黑龙江日报》发表《“农村需要我们,我们需要农村”》的一封家信,在社会引起反响。1990年返城,回到13中任高中化学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
多次出席公社、县、省市各种代表会、表彰会,被评为“哈尔滨市知识青年好榜样”、黑龙江省和东北地区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多次被授予县、地市、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光荣称号。退休后,加入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成为女知青联谊会理事。

   马孝哆,女,1946年出生于哈尔滨,哈尔滨第十三中学1964届优秀毕业生,她的父亲是一位具有“上校”军衔的我国少有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哈尔滨知青,1964年参加工作,她在学习董家耕、邢燕子放弃高考立志下乡。
   1964年来到双城县水泉乡仁义村插队;1972年水泉公社中学中学代课教师;
1979年返城后在母校任高中数学教师。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被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市教委授予“哈尔滨市首届功勋教师”荣誉称号。现已退休。
   宋玉献,男,1948年生,哈尔滨知青,1968年下乡黑龙江省北安农场。由于他的理科成绩比较突出,1969年到高中教书,教了近十年的物理和化学。1977年高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1997年9月2000年4月任哈师大附中副校长,黑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物理竞赛功勋教师、哈师大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孟懿,男,1949年生,1966年毕业于哈市第19中学,哈尔滨知青,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省北安农场,1974年当上了小学教师,1977年高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目前任教于哈师大附中,黑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田敏华,女,哈尔滨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哈尔滨市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级和黑龙江省级骨干教师。
   1968年10月下乡到黑龙江省德都县永丰农场;1969年在场部供销社工作;1970年调到南阳,种过菜、喂过猪、下过大田;1973年调到场部卫生院,任护士、药剂员;1974年被推荐到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就学;1976年毕业到中学任教,高级教师。被评为首批哈尔滨市级和黑龙江省级骨干教师。

   赵翠娟,女,汉族,1949年生,哈尔滨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哈尔滨市道外区教育局副局长兼南马路小学校长。
1968年11月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4团(共青农场)16连,一年后她当上了副连长;1971年9月被调到团宣传股任报道员;1979年春天调到团部中学任语文老师;1979年底回哈尔滨接母亲的班,到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1986年被调到南马路小学当班主任;1989年任校教导主任;1991年任副校长;1993年兼任校党支部书记;1994年任校长;2003年任道外区教育局副局长兼南马路小学校长。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宋庆龄“樟树奖”奖获得者、黑龙江省省特级教师、黑龙江省专家型校长、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市首届市长特别奖、哈尔滨市一级功勋教师、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等奖项和称号。2009年,她作为全国模范人物的代表参加了建国60周年国庆观礼。《中国教育报》两次在头版头条,分别以《让读书成为习惯》和《十年引领读书风》为题在头版头条进行了专题报道。“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还在头版对她的事迹进行报道。《人民教育》将她作为封面人物,并对她的事迹进行了一万余字的长篇报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以《“原生态”的魅力》为题,用八千余字的大篇幅报道她的事迹。

   曲文瑞,男,1947年生,黑龙江省海伦县人,哈师大附中1966届高三毕业,哈尔滨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特级教师,原任黑龙江省大庆市十中校长。
   1968年10月下乡到黑龙江省苏家店农场三分场一连,历任饲养员、木工、一连指导员;1972年春到海伦海北中学教学;1976年12月入党;1982年任教导主任。在省函授广播学院完成了数学专科学业,同年暑期考入东北师大文革后第一期数学本科函授班,取得毕业证和理科学士学位;1983年4月任校长;1984年7月1日调到大庆十中任教;1987年春,任高中教务处副主任,87年10月任校长,到2002年1月,任职十四年多。1999年参加市教育局与油田教育中心组织赴西欧教育考察团;2000年10月16日,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晋升为大庆市级重点校,十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任校长之后,兼任高中数学课一直到1990年。1994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被油田教育中心推荐参加市特级教师评选。
   一直坚持教育科研,自90年以来,我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1990年11月《政治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1992年6月《吉林教育》:校长在素质教育中的责任;1991年2月《大庆师专学报》: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的德育作用。(同年8月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社转载);1997年1月《油田教育》:以铁人精神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1997年3月《油田教育》:用正确的人才观评价指导学校工作;1999年12月《教育探索》:重视教育信息的收集和运用;2001年7月《奋斗》:发展高中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迎接世纪挑战。参与编写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一书,撰写了其中的《谈责任感》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21-1-3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谢谢介绍。祝冬安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1-3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21-1-31 10:16
欣赏佳作。谢谢介绍。祝冬安快乐!

谢谢大雁分享首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加雪 发表于 2021-2-2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敬尧,应为薛静尧,我的化学老师,曾连续多年为全国高考化学卷出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2-2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加雪 发表于 2021-2-20 21:38
薛敬尧,应为薛静尧,我的化学老师,曾连续多年为全国高考化学卷出题。

是吗?名师出高徒啊!谢谢勘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