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99|回复: 2

韩文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辅导报告》全文(一、二部分)

[复制链接]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20-12-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尖山一兵 于 2020-12-12 15:30 编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辅导报告(一)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
(第一部分00:00 — 08:30)
                                               根据视频讲座记录:孔祥利
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体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眼于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清晰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一份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下面,我从十个方面介绍一下,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些体会。
        第一方面:“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和人民力量。
       2020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有力有序有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一些国际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2%左右,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会突破100万亿元,相当于美国的比例将由2019年的67%上升到70%。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都在答同一张考卷,分数高低,事实胜于雄辩,我国抗击疫情和经济恢复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高超的判断力、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出席五中全会的代表发出由衷地赞叹,发自内心地表示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我们一定能够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一定能够闯过惊涛骇浪,到达辉煌彼岸。
      经过抗疫斗争洗礼,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人民更加团结奋进,全党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0年是“十三五”时期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化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25项主要目标。目前进展顺利,其中13项约束性指标可基本按期完成,12项预期性指标中绝大多数,可以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民生福祉各项指标预计全面实现,尤其是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因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全球减贫史上树立了榜样。同时,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转折性变化,2015年到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28%。北京由80.6微克降至2019年的42微克,2020年进一步降到40微克以下,降幅48%。处置金融风险以低调但坚定有序的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进行,实施了精准拆弹,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size=21.3333px]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插图)

* 一、“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和人民力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
      *“十三五”规化纲要四大类25项主要指标进展顺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是进行时,建党100周年时再正式宣布。

累计可以完成约97%,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GDP关联的个别指标也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无可置疑这5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如期实现。建设党100周年是2021年7月1日,目前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时,《建议》并没有宣布已经实现,而是表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党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2021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再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比原来预期的还好,成色十足,份量很重,一定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一部分:学习问答题:(根据学习自设题)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什么时间召开的?
     答:是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2、什么是“六稳”工作,什么是“六保任务”?
    答: 六稳是指①稳就业、②稳金融、③稳外贸、④稳外资、⑤稳投资、⑥稳预期工作。六保是①保居民就业、②保基本民生、③保市场主体、④保粮食能源安全、⑤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⑥保基层运转。它们两者的关系在于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
    3、什么是“四个意识”?
   答:①政治意识、②大局意识、③核心意识、④看齐意识。
    4、什么是“四个自信”?
   答:①道路自主、②理论自主、③制度自主、④文化自主。
    5、什么是“两个维护”?
   答:①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②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辅导报告(二)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
(第二部分08:35—15:48)
                                                                               根据视频讲座记录:孔祥利

        第二方面:“十四五”规划《建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成果。
       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编制实施了5个五年讲划,对于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5年编制一份中长期规划,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这已经形成了传统和制度。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文件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起草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多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给大家举2个例子:关于文件的框架结构如何定?起草组最初提出2个方案,一种是“串糖葫芦式”条状(拉条子)结构,另一种是“集装箱式”块状结构,台“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用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块状结构,两种结构各有短长,经过充分讨论,总书记决策采纳多数同志的意见,用条状结构,同时要求吸纳块状结构的一些长处。现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中国的现代化新征程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所以,这次规划《建议》对共同富裕的目前标和举措都作了明确部署,制定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部门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前期研究,中央财办和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高端智库等60多家研究部门,就37个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形成了130多份研究报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党中央于2020年3月和8月,两次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第一次还没有形成初稿,第二次有一个征求意见稿。(插图)
       *二、规划《建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汇聚智慧的结果
     (2)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
      *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
      *是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典范。  
       2020年8月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间讲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昐,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地吸收进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8月16日到29日,“十四五”规划组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2020年7月到9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7场座谈会,包括党外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每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都和发言代表亲切互动,(比如今年)9月17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会上衡阳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没有想到,能有机会当面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他就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作了发言,总书记给予了充分肯定,还和参会的其他代表,包括村支书、农民工、餐馆老板、快递小哥、退伍兵等等,都进行了亲切地交流。总的来看,这次规划《建议》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
      规划《建议》制定过程是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第二部分:学习问答题:(根据学习自设题)
      一、什么是“五年讲划”? (只做了解) 我国“五年规划”简介及时间表
      答:五年计划、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二、“五年计划”制定背景: (了解)
      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
     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
      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201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16年3月17日正式发布,规划分为二十篇共八十章。
     三、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议》,党中央、习总书记从多方面、多渠道征求各界人士意见、建议,进行了解、座谈,依据我国“十三五”和当今我国现实发展状况,进行反复修改而形成的一部符合我国“十四五”的规划《建议》纲领性文件。(了解就可以,不必答题)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
    答:五大发展理念是指①创新、②协调、③绿色、④开放、⑤共享的发展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12-1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20-12-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比计划内涵更深远,规划也是既定将要实施并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8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