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92|回复: 8

国庆感怀

[复制链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10-1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10-16 09:02 编辑

                                       国庆感怀(写于2010年国庆)


草枯雁飞,年年国庆,今又国庆。

我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与伟大祖国共同成长,历经了伟大祖国蹒跚坎坷的历程,享受了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硕果。

我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与共和国举肩前行。回首我伴随伟大祖国度过的每一个国庆,感慨万端。

十年大庆时,我正戴着红领巾,上着全市条件最好的小学,整日蹦蹦跳跳,无忧无虑,只记得国庆节市政府门前,红灯高悬,国旗飘扬,搭起了观礼台。群众都快乐地拥到中央大街两侧去看国庆游行。我看到游行的人们穿着彩色毛衣,笑逐颜开,手举汽球,摇动纸花,高呼口号,那时人人自勉,干劲十足,对青春中国满怀期待。

二十年大庆,我已经下乡。一封母病重的电报,领导批了三天假。国庆之夜,心寒天冷,我穿着棉大衣到松花江边观看国庆焰火。焰火映照着人们脸上的无奈。我看见同院的女孩进了工厂,上班挟着饭盒子叮当响的声音,动听得像交响乐,既羡慕又感伤,耳边听到的是父母无奈的叹息。

三十年大庆,十年动乱结束,百业待兴。知青们刚刚返城,有了户口,有了工作,心情稳定。我正在道里区上游街口的一个合作食杂店当营业员,国庆节不休息。刚刚取消了票证的人们像开闸的水流涌进商店,见什么买什么。糖果、桔子、糕点、色酒、啤酒都卖光了,货架上一片空荡。而我满腹心事,为孩子找不能到托儿所,为国庆节不休息而发愁。

四十年大庆。我已经拿到了多个文凭,顺利进入报社,成为新晚报的主力记者。正和报社总编辑一起策划四十年大庆的特刊版面。那时的我独领风骚,如鱼得水,浑身是劲,蓬勃朝气。

五十年大庆。儿子进入大学,我搬入了新居,报业大厦新址落成。我成功出访美国、苏联、朝鲜、意大利、法国、英国、芬兰等地。并被评为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新闻工作者,十大杰出妇女。事业登顶辉煌,梦想无限,干劲无穷。

六十年大庆。我已经退休。并且多病缠身,做到耳顺心顺。感到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力争在浮躁的社会里有一颗平静的心态,自认一生学习时间太少,一切从头开始。追求着平平安安,平平淡淡。

人生如梦,大起在落,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六十年的国庆,我们人生的大半历程,让我几分钟就说完了,感叹人生的曲折苍桑,世态炎凉。

离新中国七十年大庆,还有九年,不知九年之后,知青联谊会还有没有?知青网站还在不在?我会变成什么样?大脑还好不好用?胳膊腿儿还能不能动?如果可行的话,我将重彩书写一个共和国知青的国庆七十年感怀。
                                
                    书香气华20109月30日于哈尔滨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10-16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是两年旧作,近日读来应时。
大雁不要单飞,常聚说文谈诗。
既是文坛老大,建个沙龙最宜。
大哥真情实意,愿以老妹为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素芹 发表于 2012-10-1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姐一定能以夕阳更红的的风貌迎接祖国七十年国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10-1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10-16 09:33 编辑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10-16 08:32
虽是两年旧作,近日读来应时。
大雁不要单飞,常聚说文谈诗。
既是文坛老大,建个沙龙最宜。


不是独雁单飞,是跟不上大队,
热闹血压升高,早晚天冷不出,
每天书文报纸,还要洗衣做饭,
退休支部有职,还有合唱秧歌,
上次召集没到,实在有事难串,
大哥才气仰视,做人也在我先,
言诗我也自由,没有章程规范,
不敢众前出丑,只能心中自吟,
大哥真情感动,友谊铭记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10-1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10-16 12:25 编辑

       曾有一位教授说过:傻吃孽睡、没心没肺。你就照着这样活法,肯定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10-1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洪镇青博客的帖子(部分)
       洪镇青老三届,知青,高考1978,上海某大学教师。理科出身,已退休,在一所民办学院任院长。业余:喜欢文字,喜欢摄影。信奉:有容乃大,和而不同。争取: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从长寿的父母辈身上我似乎可以总结出三点。
    第一不要伤神。与欲望不争,与人不争,与事不争,要争必费心思,心思即神。心要知足,思想少动,安神。哲人说"难得糊涂",我以为就是省点心思,保护点精神。到了老年再动足脑筋,去追求"知识"、"挣钱"、"名气"等等欲望,那必耗损心思,伤神。养生首先养心,心要淡定舒然,乐观坦然。想必殚精竭虑,油枯灯灭的道理大家都懂吧。我决不是希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发戆。找自己喜欢的、不劳命伤神的事情去学习探索,去做好。比如摄影、养花、绘画......,从中陶冶心情,得到欢愉。
    第二不要讲究吃喝。如今我们日常膳食足以维持生命的营养,没有必要投资各类滋补营养品。特别是口服液,我从来就不相信它。饭菜只求可口,不求精细,粗茶淡饭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常有聚餐宴会,遇上心仪的美食,浅尝辄止,慰藉口福。暴饮暴食,蠕动了60年的肠胃已经消受不起。喝点小酒,荤素小菜,素以绿叶、豆制品为主足矣。
    第三不要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中的"运动",我以为改为"活动"更贴切,60岁的人,生命只在于活动。有人退休之后,莫名发起少年狂,热衷于跑步打球,痴迷于习拳练舞......。跑得大汗淋漓,还大呼爽;快三步跳得头晕目眩,还没过瘾。都想以锻炼身体,延年益寿。殊不知,一个人的脏器不断运行了60年,老化的程度虽然各人有异,但避免再加重它的负担,省着点消耗总归是上策。散步骑车,活动活动筋骨,对老年人来说才是力所能及的。
  在人人皆说养生,满城皆兴锻炼的今天,我从长寿的父母辈身上,擅自归纳出的以上三点,好像有点不合时宜,扫了一些朋友的兴,但这是我的理念。三点可并着一句话:上60岁的人生命物质有限,消耗要悠着点,吝啬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10-1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蕴所言很有哲理。活动,就是经常聚一聚,谈谈唠唠,吃吃喝喝,唱唱跳跳,高兴为好。大哥希望有人牵头,类似沙龙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振兰 发表于 2012-10-1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赞成文蕴总结出的这三点则理,我们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不愁吃,不愁喝,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要太认真了,不要增强好胜,不要专牛角尖,毕竟我们都是60多岁的人了,能量是有限的,只要每天服心,快乐就可以了,我很拥护再林大哥的说法,有时间大家多聚一聚,说说笑笶,高高兴兴过好余下的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10-1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10-16 18:40 编辑
王振兰 发表于 2012-10-16 18:36
我非常赞成文蕴总结出的这三点则理,我们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不愁吃,不愁喝,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要太认 ...


       山东:这三点不是我总结的。是我转帖上海知青洪镇青博客上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0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