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66|回复: 4

钟南山谈家庭深情落泪: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2-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0-2-5 20:50 编辑

疫情肆虐之时,钟南山以84岁高龄,毅然挂帅出征,北上武汉。

他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

很多人说,看到钟南山出现在电视里,心里就踏实了。

他的每一句话,都成为抚慰民众焦虑情绪的定心丸。
众多网友,也纷纷表达了对钟老的赞美、信任。

“钟南山说不动,我就绝对不动!”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心抗疫!”

“愿他寿比南山,愿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的确,我们了解他越多,越会发自内心地对他信任、敬仰。

虽万千人,吾往矣。钟南山把一片赤子丹心,献给了他热爱的苍生百姓。

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造就出妙手仁心,敢言敢行的钟南山?

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家庭中找到答案。

“我们家里,从来不谈钱”

1936年,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

父亲
钟世藩
是美国医学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出身名门,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钟世藩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宅心仁厚,从医院下班后,仍会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找他看病,他也不推辞。

在一旁耳濡目染的钟南山,从小就感受到了医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


父亲的言传身教,铺下了他从医的第一块基石。
▲钟世藩夫妇和钟南山兄妹

钟世藩老先生一生醉心医疗研究事业,笔耕不辍,年逾70高龄,写出了专著《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这本书出版后极为畅销,钟老先生收到了1500元的稿酬。

他却把其中的一半,送给帮他抄书的医生,又自费购买了40本,分送亲朋好友。

不计较钱财名利,只埋头钻研医学,这就是钟家的朴素家风。
钟南山说,自己家里,从来不谈钱,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

他说:
“如果认为钱是快乐之源,就很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会被钱控制,会疲惫,甚至会失去自我。”
也许,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造就了他的大格局、大眼界,不为金钱所困,敢说敢做,踏踏实实地研究了一辈子医学。

父母的三观什么样,孩子的将来就什么样。



“母亲鼓励我奋发进取,走上正途”
钟南山上小学的时候,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逃学去玩,学习也不好,还留过两次级。

到了五年级,他有一次偶然考得不错,母亲知道了,特别高兴,笑着对他说:
“看看,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母亲的鼓励,一下子点亮了钟南山的心扉。
“我觉得妈妈一下子找出了我的亮点,就有了自尊心,从此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也许,没有钟妈妈的鼓励,就不会有后来连救国人两次的妙手医士。


想起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是不爱读书,但是很喜欢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拿了满分。

他回家告诉妈妈这个喜讯,结果妈妈不以为然地说:“你还能考满分?是不是抄的?”

停了会,又说:“历史考得好有什么用?语数英考满分才是真本事!”

孩子被连浇两盆冷水,灰心丧气,到后面也不愿意再跟朋友多说什么话。

当孩子取得成就的时候,请别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肯定和赞许,而不是什么“打击教育”。


一句肯定赞许,有时比1000句说教责怪更有用。


“妈妈教会我诚信待人”
每次回忆起母亲,钟南山都饱含深情,他说,妈妈生前一点一滴的事情,都深深烙印在他心头,永远不会忘记。

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为了鼓励钟南山好好考试,母亲承诺考到前5名,就奖励一辆他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后来,钟南山考了全校第二。当时物价昂贵,家里生活困难,懂事的他也没有跟母亲要奖励。
没想到,母亲得知他的优异成绩之后,马上兑现了诺言,买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给他。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这是钟南山恪守一生的行为准则,光明坦荡、严谨认真,有勇气、能担当。
言出必行,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

很多家长向孩子许下承诺之后,要么抛诸脑后,要么以“孩子太小,记不得事”搪塞过去;


其实,孩子比你想象中要记事得多。

这样的行为,只能传递给孩子负面的信息:


原来言而无信是理所应当的;


爸爸妈妈都可以骗人,我也可以骗人。

这样的观念,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言自明。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并不仅仅看他能背多少古诗,计算多少难题;
更重要的,是敢于为自己言行负责的勇气与担当。


“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

母亲留给钟南山另一份宝贵的财富,就是善良真诚的同理心。
钟南山说:
”如果说在治学严谨上,我是受父亲的影响,那么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是怎么对待其他有困难的人的。”
1955年,钟南山高中毕业,他的一位同学考上了北大物理系,但是因为家境贫困,连旅费都出不起。

同学找到钟南山,问能不能借点钱坐火车,钟南山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母亲很为难,家里单是准备他一个人的费用就很困难了,实在没有余力帮助其他人。

没想到,就在开学的前几天,母亲把钟南山叫到跟前,给了他10元钱:“南山,你把这些钱拿给那位同学吧。”

那时候的10元,差不多等于现在的1000元。

多少年过去了,钟南山始终忘不了母亲当时的表情:
“她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往往就在于对别人无私的奉献。

    ▲家风才是最大的不动产

雨果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钟南山把这份美好的品质一直传递了下去,把真诚和善意,化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深切又赤诚的热爱。

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不眠不休连续工作38个小时,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挑战权威,说出非典病毒的真相;

17年后,他一边告诉民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登上北上的列车,奔赴第一线。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钟南山是国家栋梁,更是民族脊梁。



多年后,钟南山自己也做了父亲,他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传承给了儿女、孙辈。

他牢牢记着父亲生前的告诫:
“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东西,那么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钟南山把同样的话,转述给自己的子女,告诉他们,钟家的两条优良传统,第一是要执着追求,不懈努力;第二就是办事要严谨实在,一丝不苟。

儿子钟惟德小时候调皮捣蛋,他也不以长辈的身份责骂他,而是言传身教,用平等的态度和他沟通,还会常常询问他对社会事件的看法。

同时,他继承了母亲的教育方式,儿子虽然调皮,但有着乐于助人的优点,他就常常表扬儿子做的好事。
“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孩子自然会慢慢成长。”
在他的耐心教育下,钟惟德也传承衣钵,成为了一名专业医生。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最好的教育细节,都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良好的家风,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愿我们都能够传承钟南山院士的教育精神,平等、真诚、坦荡地面对自己的孩子,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他们做出最好的榜样。

请相信,涓涓细流,有朝一日终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20-2-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链接过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20-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不眠不休连续工作38个小时,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挑战权威,说出非典病毒的真相;

17年后,他一边告诉民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登上北上的列车,奔赴第一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换成文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20-2-6 11:17
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不眠不休连续工作38个小时,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他敢冒天下 ...

他的预言很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8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