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240|回复: 44

难得的哈尔滨老照片

[复制链接]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9:32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751078.jpg 转帖

圣·伊维尔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面积为555.8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巍峨挺拔。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式格局,南北宽22米,东西长26米,高27米,西侧为主入口,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入口。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有一大四小五个葱头顶,四个小葱头顶以大的为中心,分布在十字形端点。主入口对面是圣坛,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伸出屋面,有一方台,方台上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鼓座上又有一个葱头。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该建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主体建筑上五个“洋葱头”式的圆顶被拆除。教堂内部宽敞明亮,设主次三个祭坛。

  教堂内的图案由技师德尼索夫设计,由守备队中的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戈夫(今乌克兰)制

成。除圣像外,教堂内还有圣母像、基督复活图、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等艺术作品。

  该教堂面积为555.8平方米,教堂呈希腊十字式格局,俄罗斯建筑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7:55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808718.jpg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建设城市,侨民也不断增加。由于东正教的传入和为了满足教徒宗教生活的需要,东清铁路工程局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在南岗区大直街与车站街(红军街)的十字路口中心(博物馆广场)建筑了圣尼古拉大教堂(又称中央大教堂或中央寺院,俗称喇嘛台),它是东清铁路所有东正教堂的中心。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春动工,同年12月17日竣工,面积为393.46平方米。
这座富丽堂皇的教堂,属俄罗斯(古典哥特式)井干式圆木结构建筑,其醒目的八面形尖屋顶和周围的北方自然景色与建筑群非常和谐,有机地组合成统一体。中央大圆顶上矗立钢制镀金大十字架,帐篷顶端部5个洋葱形穹顶和多变的造型,别致的钟楼,精美的檐口、门廊、栏杆、台阶、雕花窗子,甚称豪华、庄严而雄伟。该建筑以其艺术造型之精美和镶嵌精致纤巧,成为世界卓越建筑作品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8:04 编辑

036328dbb6fd5266fbc41578a818972bd50736121.jpg

索菲亚大教堂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的色彩,其建筑采用传统建筑方法。整个广场凝聚着音乐的优美旋律与建筑智慧之光。景区内建有现代化专业展馆,近千幅美的图片展示着文化名城哈尔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比例为1:600、面积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规划沙盘,运用了声、光、电及升降等高科技手段,描绘了未来哈尔滨的宏伟蓝图。广场上索菲亚教堂

还有陶吧、影吧及旱冰场等娱乐场所,啤酒广场、冷饮广场则有着“东方小巴黎”的风采,每年吸引数百万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览。

附:历史老照片:埠头区的八杂市(又称南市场),当年这里曾集中开设了236家店铺,是哈市最大的杂品蔬菜市场。如今此处建起了哈一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7:55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824890.jpg
这是焚烧后重建的圣母领抱教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7:56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837765.jpg
坐落在警察街(现友谊路)上的圣母报喜教堂。建筑呈现拜占庭式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1411131848522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3 19:39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9051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7:56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918500.jpg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教堂,日俄战后迁,哈尔滨几易其
址,1912年在此建木结构教堂。教堂街由此得名。教堂为木结构的。1935年
改砖石结构。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这是一座俄罗斯巴
洛克式教堂建筑的经典之作。教堂内有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原来
属于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至今,这里依
然有许多俄国人旧地重游,络绎不绝地来此参观。现经对周围环境的修建绿化,
已经成为闹市中一个清静去处,成为哈尔滨别具一格的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7:56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931265.jpg
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两座新、老索菲亚教堂曾一度并存。南北相望、遥相呼应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东 于 2014-11-14 07:57 编辑

360截图20141113184944546.jpg
秋林是俄语“商店”的意思。在东北一些城市中现在仍然有一些当年俄国人开的商店,他们都叫做“秋林”。1867年俄国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前苏联伊尔库斯克创建秋林公司,时为“托拉斯”企业。这是俄商在哈开办的最早的商行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