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出现了这样一幕,神经外科的张世忠医生丢下门诊十几号病人走掉了,奇怪的是大家却不但没有生气,还纷纷称好。 原来,外地连夜送来了一名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生命危在旦夕的十七岁女孩,需要他马上去进行开颅手术!为了这台救命手术,其他准备入院的病人也让出了床位,女孩终于挣脱了死神的追逐。 术后,张世忠手术服都没脱,又回到了门诊,接着看诊、查房、再继续手术,一直忙到晚上十时多,才算结束了一个外科医生硬仗连连的一天。 花季少女脑出血危在旦夕
他突然对十几位患者“爽约” 3月13日上午,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世忠教授正在门诊忙碌。11时多,突然接到团队医生何骁征的电话——刚刚从普宁连夜转院过来一名17岁少女,动静脉畸形出血,双侧瞳孔变大,脑组织水肿明显加重,已经失去了意识……“立刻安排急诊手术,我这里沟通一下,马上就到。”张世忠教授指示。 与此同时,在门诊诊室外等候就诊的,还有十几位患者,他们已经等了快一上午。 小女孩的情况,张世忠教授心里有数。当日早上6时,他就接到“珠江神经外科医疗联盟”成员单位,普宁华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求助电话:“有个17岁的女孩昨晚突发意识障碍,CT检查明确病因为左侧颞顶的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出血量约60ml。病人年龄尚小,可能手术难度和风险比较大。考虑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出血量较大,我建议他们转来珠江医院,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 上午快11时,这位病情危重的小女孩到达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病房,查房的何骁征医生发现她已经双侧瞳孔变大,很可能已经形成脑疝。在患者还未办理入院手续的情况下,何骁征医生紧急联系移动CT复查,发现出血量增大,脑组织水肿明显加重。 十几名患者自愿为“救命”让位
手术病人住院病人纷纷让位 “双侧瞳孔散大意味着颅内压力急剧升高,患者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接到何骁征医生汇报女孩病情的电话,张世忠教授指示立即启动功能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方案,协调尽快办理住院手续、进行术前安排。 因特别耐心细致,张世忠每次门诊,患者都很多。眼下到了11时多,仍有十几个人在等着,不少老病号,有的还是大老远从外地赶过来的。张世忠教授起身,向候诊的患者们解释了情况的特殊性,“下午2时半在名医门诊出诊,到时候我再帮你们看,不用重新挂号,就是要麻烦你们再多等等。” “没关系张主任,救人要紧,你赶紧去,我们等一等没关系。”患者们一致的理解与宽容,让张世忠教授的心里感到一阵暖意。“其实大家最烦排队等候的时候被‘塞人’插队,没想到关键时刻这么大度,我真的挺感动的。”张世忠事后回忆说。 珠江医院的神经外科床位也是出了名的紧张。当天根本没有床位可以办理入院,该科的医生护士们一个个地问当天准备入院的病人,能否推迟一天,让出一个救命床位;很快就有病人同意推迟入院。 当天周三,又是手术日,手术室早已排得满满当当,几十台手术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只有神经外科杨志林教授正准备接台。得知了少女的紧急情况,杨志林主动跟自己的病人与家属沟通,征得同意让出手术间。 随后,麻醉、开颅骨、解除极度的颅内高压、清除血肿、完整切除动静脉畸形团……下午近3时术顺利完成。 
手术抢救中。 “很感谢那些患者的理解与自愿让位,给我们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抢救时间。这个女孩真的是幸运,脑压那么大,再迟半个小时可能都没救了。”张世忠事后无比庆幸,“当时情况已经十分紧急,家属还在犹豫能不能不开颅,只做介入栓塞治疗,我真的特别着急,赶紧让当地医生用方言跟他们解释,这种情况必须开颅!万幸没有出事!” “累得都走不回500米外的家了” 来不及休息,穿着一身手术衣,张世忠教授就赶紧从手术室赶到了门诊。原本5点半结束的门诊,延迟6点半才看完所有患者。 然而,这一天远没结束。回到病房看了几个住院病人,等着张世忠教授的,还有一台胸椎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这个脑血管病外科会诊的病人,手术等了一周了,当天下午就出现双下肢肢体活动障碍加重,第二天我又要外出参加重要会议。也是等不了回来再手术,只能连夜加班。”张世忠说,考虑到这些情况,还是安排了急诊手术。等到手术顺利结束,已经晚上快10时半。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医院大门,家就在近在咫尺的500米外,他却累得有点挪不动步。 “其实我现在不知道是手术找我,还是我在手术中找到自己”,在朋友圈里,张世忠教授感叹但是想到当日上午急诊手术的17岁女孩生命体征已经平稳,想到晚上手术的患者已经活动自如、恢复良好,又回想起白天遇到的患者们的充分理解,张世忠坦言,感受到的是慢慢的感动、欣慰和满足。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郑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