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452|回复: 23

延安之行感悟(知青话题)

[复制链接]
陆华 发表于 2011-11-1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4-21 19:51 编辑

                                                         延安之行感悟

                                                                作者:陆华

         2011年10月8日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一行23人参加2011年“中国知青之旅走进延安”旅游文化艺术节活动。到了延安,下着小雨。蒙蒙细雨淅沥沥下个不停,但没能阻止我们参观红军苑、杨家岭、南泥湾等革命圣地。导游给我们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我们在故事里沉醉,在故事里感受。我们沉醉那些我们不曾经历过血与火的战争,我们浏览着那些我们无法参与的别样的情景中,或叹或泪,或喜或悲,都被前辈们开创新中国的奇迹而感动。都被前辈驱倭寇,平战乱,解放新中国而欢欣鼓舞。
        同时深层次感受到了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在我们知青身上的传承。当年我们还是蒙昧的孩子时,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就教育着我们,启迪着我们,烙印般刻画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乘着青春想象的翅膀遨游在先辈的故事里,时刻准备继承先辈的遗志,于是党的一声号召我们像开垦南泥湾一样,在祖国大地开荒种田,艰苦奋斗,为国分忧、甘于奉献。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知青故事,就有了这种知青精神。
       当我们参观延安知青墓地及延安知青林时。没想到知青墓地和红军墓地同在一个地方,让我们这群老知青非常意外。当年带着青春的憧憬,带着前辈打下了江山,我们要保卫他、建设他,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而为之付出生命的知青,能埋在红军苑里,并和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献出生命的红军战士同一个陵园,令我们无限的感动和安慰。这是对我们知青当年为祖国的建设所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我们精神安慰的所在。
       从红军苑出来,感觉时光飞速前行,而又不得不让人一次一次回顾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以及源源不断的思考与启迪,悟出了知青精神就是延安精神和南泥湾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割不掉的整体。
         10月12日我们去陕西境内看壶口瀑布。我怀揣着对历史追潮,对历史的重温,凝视窗外。青山隐隐河水迢迢,外面的世界就像我的思路一样忽隐忽现。车终于停了下来,一行醒目的招牌飘然进入眼帘,上面写着:“黄河壶口瀑布”。于是我们下了车,我迫切的想看到壶口瀑布真实面目而脚步不停地前行。远远就听到雷鸣般的吼声。当我站在壶口瀑布前,那滚滚的黄河之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咆哮着、怒吼着,扑面奔腾而来。那气吞山河,滔天狂呼的磅礴气势;那浪涛飞空,雾水灵透的壮丽景象,震撼着我们,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我想起《黄河大合唱》,我想起了延安,想起了那句: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新中国……
         我站在壶口瀑布前,融汇在汹涌澎湃的黄河那神秘莫测的激荡中,我感受着不曾经历的澎湃与奇妙,仿佛我的血液与我的灵魂,随着滚滚的黄河水,不停的翻滚,激烈的舞动。啊黄河,母亲河。你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传递着无数美丽的民族故事,无论是悲壮的,还是苍凉的,都承载着一个民族对民族精神的一种诠释,一种诉说。
        我站在壶口瀑布前,徜徉在黄河的奔腾中,绵绵的思绪就像黄河之水跌宕起伏,仿佛我读懂了黄河,就像读懂了一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我想到了延安精神,想到了南泥湾精神,想到了知青精神,仿佛我也读懂了他们。他们都像黄河一样融汇到民族精神之中。于是我不断的全译,不断的重温,不断的收获,不断的用灵魂与生命呐喊。
        我望着滚滚的黄河水,胸中全无一点杂念,完成的是一个红色之旅的全译,那就是知青精神就是延安南泥湾精神的传递,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我望着滚滚的黄河水,领略了这种不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像这滔滔奔腾的黄河一样不屈不挠代代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1-11-21 15:43 编辑

盼望一阵子,才见版主佳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1-11-1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1-11-21 15:45 编辑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2 21:18
盼望一阵子,才见版主佳文。


谢谢张莅版主阅读。传两张照片,看看黄河的气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华 发表于 2011-11-13 19:38
谢谢张莅版主阅读。传两张照片,看看黄河的气势。

照片中,黄河水,气势非凡,想必是您亲手所拍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1-11-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3 20:57
照片中,黄河水,气势非凡,想必是您亲手所拍摄。

第一张是我拍的,第二张是冰花版主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兰怡 发表于 2011-11-1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曾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写就了千古绝唱,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以黄河为源头。今天陆华的一篇“延安之行感悟”又巧妙地把我们知青精神融入其中,因为“知青精神就是延安南泥湾精神的传递,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这种精神“就像这滔滔奔腾的黄河一样不屈不挠代代传承。”写得真是恰到好处。
     两幅照片拍的真好,能近距离地领略到黄河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真是不枉此行,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1-11-1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华 发表于 2011-11-13 19:38
谢谢张莅版主阅读。传两张照片,看看黄河的气势。

这两张壶口瀑布从角度、构图都拍出了黄河的壮观、气势、性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1-11-1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会深刻,不虚此行。
我曾三次到过延安。我惦记着:延安人的生活改善了吗?马路还扬土,窗户还糊纸吗?延河里面还是没有水吗?宝塔山上有树了吗?清凉山还清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云 发表于 2011-11-1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 于 2011-11-16 20:16 编辑

       延安马路不扬黄土啦,他们都住上楼房啦,街道整齐,绿树林荫。土窑洞没有啦,自然也就没有窗户纸啦,延河水很少,濒临干枯状态,宝塔山景区修善特别好,树木林立,所以清凉山也不清良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陆华 发表于 2011-11-1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伟民 发表于 2011-11-15 20:54
这两张壶口瀑布从角度、构图都拍出了黄河的壮观、气势、性格。

谢谢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