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78|回复: 4

大鹏影视专稿521电视片:“爸爸支持我下乡”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2-8-2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鹏影视521


       电视片:“爸爸支持我下乡”


        2012年8月16日和17日,应知青联谊会27组组长马孝哆等人之约,我随36名曾在1964年志愿下乡插队到双城、巴彦、五常的知青到阿城平山度假村游玩。
        有人向我介绍,东北抗联的大英雄赵尚志的二哥赵尚朴的女儿赵战利也来了。见面总觉得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又想不起来(后来采访得知她退休后随东北抗联的老战士李敏活动,我恰好参加过俄罗斯总统两次为抗联老战士颁发奖章。也许我们曾见过面。)
        游玩中和联欢时,不好意思打搅玩兴。只是在第二天要返回时的早上遛弯的一点时间,冒昧地用摄像机采访,其实也就是闲聊。赵战利很爽快,问什么答什么,不躲躲闪闪,也不含糊其辞。实话实说。
        问起她的家庭生活,得知,那时的高干家庭对子女要求是很严的。严到什么程度?赵战利从小就离家过集体生活,先是幼儿园,后事烈士子弟小学,上高中时是在住校的六中。很少在自家住。
        1964年各中学都在宣传“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颗红心”不难理解,“两种准备”是指准备考学,准备下乡务农。当时高中的团员干部、学生会干部都是“一种准备”,即自愿放弃高考,报名下乡。马桂兰、亓耘田等都是这么做的。
       赵尚朴嫌自己动员晚了。按他的想法女儿赵战利上初中时就该下乡接触农村、农民。所以,本想“两种准备”,即先考大学,考不上再报名下乡的赵战利不得不放弃高考——同学都知道,学习拔尖的她要是考不上大学,别人都考不上。
       说起大半生的经历,我问:“你借你父亲的光了吗?”她父亲是1989年去世的。赵战利叹口气,说:“能借什么光呀?在家里,我对父亲都是敬而远之。”我明白,她是怕说错话、做错事惹父亲生气。
    哎,那时的干部都这么廉洁自律,要求子女严格。那时的干部谁敢以权谋私,营私舞弊,在就业、任用、提拔、晋职、出国、经商等方面为亲朋好友谋取特权和不正当利益?谁敢夫贵妻荣,父功子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谁敢利用权力搞家族腐败?甚至秘书、司机、情妇、二奶也狐假虎威,跟着沾光?
       1950625日,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刚刚八个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为了保家卫国,1950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鸭绿江,与全世界最强大的敌人美国军队作战。10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夕,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缨入朝参战。当许多人都出来劝毛泽东出面阻止时,毛泽东的回答却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1019日,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入朝后,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1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发报频繁,美军据此认为这里有志愿军的重要机关,遂派飞机前往轰炸。4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得知岸英噩耗,父亲沙哑地发出一声催人泪下的叹息:“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岸英是个苦孩子,从小没了娘,后来参加战争,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19513月,毛泽东的老友周世钊向他问及此事,毛泽东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心爱的儿子的遗物——小箱子一直摆在枕边,直到毛泽东去世。
        赵战利的父辈让我们敬仰和感动。赵战利这个1964年下乡的群体让我们同样敬仰和感动。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党的好儿女(尽管很多人追随党一生也没加入到党的队伍来),也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上山下乡的先驱者,吃了那么多苦,信仰不变,追求不息。更因为他们总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零距离观察他们,你不能不被他们灿烂的笑容、笑声所感染,不能不为他们的舞姿、歌声所打动……


             2012年8月21日大鹏摄影报道



赵战利在打高尔夫球



1.电视纪录片《“爸爸支持我下乡”》

2.电视纪录片《老知青  平山游》(上集)

3.电视纪录片《老知青  平山游》(下集)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2-8-22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老一代革命。同时钦佩64级下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行动。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开心快乐过好今后的人生道路。祝大哥哥、大姐姐们开心、快乐、幸福、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多多 发表于 2012-8-22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代表27组全体老知青再一次向大鹏表示感谢,连续几天熬夜实在让我们于心不忍,也很心疼。稿子可以慢慢发,片子可以慢慢作,身体不能再这样透支了。真心地希望大鹏保重身体。真心地谢谢大鹏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的、宝贵的珍藏。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笑多多 发表于 2012-8-22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多多 于 2012-8-22 20:28 编辑
文蕴 发表于 2012-8-22 07:20
敬佩老一代革命。同时钦佩64级下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行动。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开心快乐过好 ...


   再一次谢谢文蕴的鼓励。融入了这个知青大集体,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感觉真是又年轻了,也希望我们大家永远不老,永远年轻。谢谢联谊会,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傲雪寒梅 发表于 2012-8-2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的后辈还是那么具有父辈的品格.难能可贵.我们厂有一个人他说他是赵尚志的侄子.现在这个人已经去世了.
     感谢大鹏老师的辛苦报导.让我们得以学习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7 19: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