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6-22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1975年我们下乡,当时的农场条件不好,没有豆油,没有酱油.机关食堂,一口大锅很大很大,放上两挑凉水,比如是大头菜汤,大头菜鲜的就不说了,是要洗的;冬天冻的大头菜,不用洗(好在当时农药用的少),菜从外面拿进来,在菜墩上一放(当年的菜墩大家也是想象不到的.不是十几公分厚的菜墩,而是在山上,选一棵向菜墩粗细的树,把它放倒,在看需要多高,比如80公分或90公分,那好,就用锯截下来,往食堂合适的位置一立,就是好菜吨),稍加修饰.就用林区的大斧一拍,冻菜就碎了,然后把中间的菜梗往外一捡,菜往锅里一推,放点酱油(酱油是用酱油块泡成的酱油,现在人们见都见不到的),盐,花椒水,再放两个红烧猪肉罐头,就是我们喝的菜汤.
再说吃的主食,一年365天,天天,顿顿是馒头,有时好点,有时麦子不好还发粘,汤的品种有白菜汤,大头菜汤,土豆丝汤,韭菜汤,所以当年知青有个顺口溜说:”早上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心房,晚上喝汤勤起床”,这是知青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