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29|回复: 9

能工巧匠史启文 潜心制作小提琴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8-22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18-8-22 09:20 编辑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史启文的儿子,他儿子说小提琴是他父亲做的,还教他拉琴,我好奇想去拜访老先生。上周日史启文的儿子带我去了他家。史启文生于1950年,1968年12月从哈18中下乡到甘南县音河农场(56团一营八连)当保管员,1972年回城。下乡前曾和哈师大邢老师学习了四年小提琴,当时邢老师不要学费,他就帮他家做些拿煤、劈柈子、倒灰之类的家务,年节送两瓶酒,以示回报。由于对小提琴的喜爱,从1996年开始教孩子拉琴和制作小提琴,目前已经制作了二十多把。史启文拿自己制作的小提琴演奏了一曲《新疆之春》,功底深厚;又和儿子合奏了《哈尔滨的夏天》。做琴是个辛苦活,坚持了二十多年很不容易。
DSC05407.JPG
DSC05408.JPG

DSC05409.JPG

DSC05410.JPG

DSC05413.JPG

DSC05416.JPG

DSC05417.JPG

DSC05418.JPG

DSC05419.JPG

DSC05420.JPG

DSC05421.JPG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小提琴(violin)是一种超擦奏管弦得鸣提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工艺技术。它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的演奏艺术。小提琴既可以合奏,又可以进行独奏。


  小提琴是一个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员(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Amati,Stradivari,及 Guarneri;他们制造的乐器现今都是无价之宝。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 d1, a1, e2, 音域超过3 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8-8-2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8-8-22 10:38 编辑

哈哈,我与启文是55年前的老朋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8-8-2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图拜读美文。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8-8-22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制作小提琴太不容易了,真是能工巧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18-8-23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尔滨老知青的光荣   受益匪浅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山好 发表于 2018-8-25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人也。
高手在民间。
这样的人才没能被发现、利用起来,可惜啊!
国家提倡工匠精神,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之一。
赞扬的同时心有戚戚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8-29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帆 发表于 2018-8-22 10:34
哈哈,我与启文是55年前的老朋友了!......

怎么这么巧呀? 哈尔滨还是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8-2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8-8-22 21:05
个人制作小提琴太不容易了,真是能工巧匠。

是的,文喜兄,他真是能工巧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8-2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淘沙 发表于 2018-8-23 13:48
哈尔滨老知青的光荣   受益匪浅    点赞

老知青中这样的人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8-2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好 发表于 2018-8-25 18:04
非常人也。
高手在民间。
这样的人才没能被发现、利用起来,可惜啊!

谢谢青山好的评论.的确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0 0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