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说说125中(8) 我对西洋乐器钢琴弹出的曲子感兴趣,是在1968年7月1日看了电影《钢琴伴唱红灯记》和后来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特别是《黄河》,与《春节序曲》、《梁祝》、《红旗颂》齐名,已步入世界顶级音乐大堂,许多国外著名乐团都演奏。至今我觉得,半个世纪了,中国现代林林总总的作品没有超过这部作品的。 1972年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时,隔壁音乐室总有人在弹奏钢琴家殷承宗的作品。特别是根据民歌改编创作的《翻身的日子》,活泼,欢快,我特爱听,百听不厌。但我不知弹奏者是谁,没见过面。 到了125中才知,从师校音乐系分来的老师梁和平就是那位我听过但没见过的钢琴演奏者。 梁和平,小我5岁,阳光,天真,像大男孩。我说:“我很爱听你的演奏和演奏的曲子。”他说:“咱们是同事了,没事你就过来听。”学校的钢琴设在楼梯下的小屋,勉强能进去三四人。我经常在课间到这小屋坐坐休息。顺便听梁和平弹琴。 弹《翻身的日子》,其中一段曲子,他左右手交叉弹,他对我普及基本知识:“钢琴是有指法的,左手弹伴奏,右手弹主旋律。这段曲主旋律,在低音区,因此右手要伸到钢琴左面的低音区弹奏,而伴奏音在高音区,左手就得伸到钢琴右面弹奏。” 1974年12月,寒假期间,闲着没事,我创作了一套《组歌》,分《步兵之歌》,《水兵之歌》,《航空兵之歌》,《骑兵之歌》,《铁道兵之歌》,《军旗之歌》。梁和平看见了,很感兴趣。他为《航空兵之歌》谱写了曲子,教学生唱。歌词是这样的: 晨风吹动蓝天的白云, 彩霞映红大地山川。 我们矫健的银鹰, 巡航在雾海云天。 看山峰巍峨, 看河水奔腾。 啊, 江山如画, 伟大祖国前进! 敬礼, 我古老的黄河! 敬礼, 我雄伟的长城!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我们对你无限热爱,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为你战斗,无尚光荣! ………… 我现在还保留着梁和平刻印的歌谱。 125中工宣队成员来自龙江橡胶厂,工宣队曾带我们到厂里参观。 1974年哈尔滨日报配照片发表了橡胶厂十个劳模事迹。我据此写了一部表演唱《歌唱大干社会主义的人们》。梁和平又谱曲教学生排练。这部曲子较为复杂。有前奏、伴奏、间奏、领唱、对唱、合唱,有快板道白。歌唱的劳模都是实名实姓。我至今保留着梁和平刻印的表演唱曲谱,16开纸,足足有6页呢。我看了排练,轻松,愉快,活泼,幽默。那个时代,文艺创作的禁锢和限制很多,小梁能写到这个程度真是不容易,难为了他。 在125中工作,真是和学校产生了感情。有时下班了都不愿回家。在梁和平的音乐小屋,有次他对我说,别老听弹过的曲子了,来点新鲜的。“我给你自由即兴演奏一个童话故事,你想象,在大森林里,一群动物自在地玩耍……”他双目微闭,双手伏在琴键上,十指在琴键上跳跃,美妙诙谐的曲子在空间流淌着,他弹得如醉如痴,我听得心情激荡,为他的自编的随意演奏而折服。一曲终了,音乐教师白爱兰进来了。白老师是老教师,女高音唱的很好。我请她唱一首。“你想听什么歌?”她问。我想起文革动乱中,我在大杂院邻居家偷偷放唱片,听电影《女篮五号》插曲《闪光的青春》,听秦永诚作曲的《海滨圆舞曲》(这支曲子我至今熟悉,但网上找不到)。我提出,唱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吧。白老师起初一愣。那个时代,“一条大河”是不许唱的。继而,她坚定地点点头。梁和平为曲子定好音调,白老师非常投入低引吭高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久所未闻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我,打动了演唱者,弹奏者。我们情不自禁地流了热泪。 离开125中的1977年8月1日,我第一次看复映电影《上甘岭》就想再听听“一条大河”。让我奇怪的是,电影从头到尾也没有坑道里卫生员唱的这支歌。纪念八一,又是在八一俱乐部观看,复映的电影为什么要删除这一段?是歌曲(作者刘炽)歌词(作者乔羽)有问题,还是配音演唱者(郭兰英)有问题?至今没看到有关解释,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又看,歌曲才恢复了。光盘发行,我买来收藏。 1974年12月31日晚上,为迎接新年,我组织教师自发地在学校联欢,梁和平手风琴拉外国曲子《马刀圆舞曲》,年青教师手持锅碗瓢盆(我们自带餐具和食品)随曲子跳舞。我们也需要宣泄和释放情绪。那一刻我们都回到了青少年…… 后来梁和平陪同学生到音乐招聘的那里面试,中央乐团竟然选中了他!他调到了中央乐团。在收音机里听过他谱曲,李谷一演唱的歌曲。 以后我到北京看过他一次,他回哈我和李军接待过他一次,125中李克迪老师作陪。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 我常这样盼望:有一天,我们当年的教师聚在一起,梁和平弹琴,我们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