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506|回复: 8

【解佩令】冰城会俊太夫妇话知青

  [复制链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8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佩令
       《冰城会俊太夫妇话知青》
                 2012·06·27
             时隔两月,
             冰城又阅。
             再长谈,
             激情尤烈。
             话道知青,
             切腑痛,
             赤心难灭。
             尚良知,
             妄言岂屑?

             十年风雪,
             谁人忘却。
             最应言,
             真情豪业。
             冠冕堂皇,
             竞暗改,
             不能声怯!
             必真心,
             史书洌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树成 发表于 2012-6-28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词,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维敏 发表于 2012-6-28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维敏 于 2012-6-28 13:42 编辑

再林兄真是高产诗(词)人,新诗(词)不断。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维敏 发表于 2012-6-28 13:41
再林兄真是高产诗(词)人,新诗(词)不断。 欣赏了!

自知粗制滥造,难登大雅之堂。有感而发,因事而作,如此而已。大家为什么感到梁晓声的《知青》有些另类,是他认为当年的知青所有人的头上都有一个“阴影”,他要写出1700万知青对于头上阴影的抗争,在妖魔化吴敏,牛副主任之类的人下了神功之后,又造出赵曙光这样的先知先觉,这种历史的真实,离谱得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他们认为“那不是一个平等的年代,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年代,更不是一个可爱的年代”,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具有生命力,能是真实可爱的吗?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阶级斗争,没有6·18批示,没有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没有九大的召开,没有备战备荒,甚至连雷锋精神,愚公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都没有,这些重大的历史背景都不存在了,要写出知青的爱党,爱国,爱人民,他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就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没有历史的真实就没有人物的真实,没有人物的真实,任何高超的艺术,也不会开花结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2-6-2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写好,非常爱看到再林的作品,总给人一种由心而发出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对梁晓声《知青》的评说一针见血,梁晓声的马后炮不是现在老知青所意,如真想为老知青做点实事,他应当从其他方面再深入些,或许还能有所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6-2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2-6-28 18:15
诗写好,非常爱看到再林的作品,总给人一种由心而发出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对梁晓声《知青》的评说一针见血, ...

谢谢兄弟。凭心而论,《知青》的初衷是史诗般地力求全景式地反映那个特殊年代的1700万知青命运的鸿篇巨制,可惜,这个大厦没有打好地基,带着不自量力的“批判的历史”做了一锅夹生饭。有很多场景是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的,那一望无际的原野,那麦收,割大豆,暴风雪······可是,妖魔化的吴敏竟然是四人帮的代理人,赵曙光被带上反主流意识的先知先觉,把知青们千方百计看禁书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把知青与当时的现实对立起来,让赵天亮在珍宝岛事件后,在边境搞恋爱,通过一只狗,搞“要准备打仗”的毛主席指示的反动,放走越界的人员,用狗传递信息,搞中苏民间友谊······在毛泽东时代,这些是可能的吗?把我们活着的知青当傻子,过分了吧?终止文化大革命,重新评价毛泽东,拨乱反正,搞四个现代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什么时候的事,难道作者糊涂吗?故事是可以虚构的,细节却不能虚假;演绎是可以的,却不能违背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凤竹 发表于 2012-6-2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林兄勤奋,感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兰花 发表于 2012-6-3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林兄的诗词有豪气,您的观点很真切。
       我没看全《知青》,感觉看不下去,没有以前他写的《年轮》《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等电视剧有吸引力。一位名作家的作品不见得都是明著,我想这可能是梁晓声没想到的败笔吧。
       谢再林兄的好词,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7-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7-1 23:11 编辑

[img=240,347]http://www.mftp.info/pilsc120301/134001319500e04c1a88140f3f1bd84e[1]_副本.gif[/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20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