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8-1-3 09:05 编辑
“惊魂”圣彼得堡
9月30日,我们结束了在圣彼得堡的行程,准备返回莫斯科。 晚饭后,九点半钟乘坐大巴来到位于市中心的莫斯科火车站候车。进入大厅后,候车的人熙熙攘攘,座无虚席。车站是一幢老式建筑,举架很高,宽敞明亮,服务设施齐全。大家在中央找一块空地席地而坐,等候乘坐11点的火车。到齐后,开始清点人数,结果发现少了一个,“孙二平不见了”!在这深更半夜,异国他乡,通讯失灵,大家都没了主意。派出几个人分头在候车室内外寻找半天,仍然渺无音讯,不见踪影。打他的手机,又没有国际漫游,“不在服务区内”。据说,圣彼得堡这地方恐怖极端组织“光头党”很猖獗,特别对中国人更是“青睐有加”,频频出手,不计后果。急得大家额头冒汗,心都吊到了嗓子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点事故,我这个“秘书长”更是难辞其咎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离开车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大家想到了“广播找人”、“报警求助”。但又一想,这不是在国内,不能把事情弄复杂了,于事无补。马上就要登车了,我们决定将翻译留下联络找人,其他人按时上车。 正在这时,高局长的手机响了,“我是孙二平,现在去往莫斯科的火车上,请放心!”“你到后不要出站,我们在那儿会合!”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使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全体按时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于十月一日上午七点半钟与孙二平胜利会合! 原来,在圣彼得堡车站下车后,大家进入候车大厅途中,孙二平发现行李箱有点问题,便伏下身来打理。简单打理完毕举目四望,前面不见自己人,误以为大家都已经上车了,就急匆匆地直奔站台。俄罗斯的候车室是开放式的,没人检票,站台与候车室在一条直线的平面上。他就径直登上了一辆停靠的列车,刚刚站稳,列车就开动了。一打听,是开往莫斯科的,他心想,“总算赶上了车,很快就可以归队了!”可是,连走了几个车厢也不见自己人,才知道上错了车次。幸好,在圣彼得堡的莫斯科车站所有的列车都是开往莫斯科的,只有车次的不同,不会发生“方向性”错误。他急切地想与队伍取得联系,可语言不通、举目无亲、手机成了“聋子耳朵——配当”,十分无奈。他急得满头冒汗,嗓子都冒烟了,有些“慌神”了。但他毕竟久经世故,勇敢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危情。他停下脚步,努力地使自己镇静下来。这时,一位坐着的中国同胞以为他在找座位,主动打招呼,请他入座。他惶恐不安地坐下来,向同胞讲述原委求助。这位同胞原来是中国工商银行驻莫斯科代表处的职员,立即掏出手机拨通了高局长的电话,便有了上述的欣喜一幕。这次列车比我们早开半个小时,到莫斯科后只要稍等片刻,就可以安全归队了,“丢人”危机终于转危为安,惊魂一场。 这场“丢人危机”告诫我们,团队出国,一定要集体行动,个人不能擅自行动、脱离队伍,哪怕只有几分钟、几十米远,特别是在复杂的环境下,否则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出现意外情况,不要惊慌,努力保持冷静,向可靠的人求助,想办法尽快与团队取得联系,尽早化解危机。 (写于2010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