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7-12-28 09:27 编辑
森林之城——莫斯科
乘飞机到达莫斯科,俯瞰脚下满眼葱绿,谢列梅捷沃机场坐落在一片丛林之中。从机场到市中心约50公里,公路两旁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原定入住宇宙宾馆,不知何因被临时变为离全饿展览中心较远的奥林匹克宾馆。第二天一早推开窗户,我又惊异地发现,前面是一片诺大的森林,我们的宾馆被森林包围着。每天一早,去这片森林晨练,真是一份意外的收获和格外的惬意。
莫斯科的绿色举世闻名。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在并不紧密相连的城市小区之间,全是树林。而且相当多的地段是原始森林。如果身临其境,很多人或许会惊讶不已:在人们印象中,远离城市的原始森林怎么会这样成片地生长在莫斯科城区里呢?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城市森林,像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把城镇街道全都拥在自己的怀抱中。莫斯科——庞大的国际都市,就是这样一个绿色之都。 莫斯科不但是一座森林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公园城市。莫斯科绿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包括11个自然森林区,东南西北都有巨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城市的周边,还建有数公里宽的环城林带,是名符其实的“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些林带都是人造的,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种植的。当年开展的“每人每年种一棵树”活动,现在变成了成片的森林 。市内建有96座公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160条林荫道。绿化总面积达4·56万公顷。市区森林面积1·16万公顷。此外还有莫斯科市动物园,占地20公顷。在覆盖着草皮的灰化土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松林。一些地方沼泽较多。莫斯科附近的森林里有各种野兽:麋、野猪、鹿、狐狸、白鼬、猞猁、貂、兔子,以及各种各样的飞禽。 城市发展要讲求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建造在平原上的城市来说,带来这种优化和和谐的最好介质是树木与水。楼前屋后单棵的树,道路两侧成排的树,也许能起到点缀和美化的作用。而只有树木在城市里面成片成林,加上大的河流和水面,城市的生态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科学研究表明,树木是氧气制造厂,一亩树林一天可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制造49公斤氧气,供65个人呼吸一天;树木是杀菌能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400万个,林荫道58万个,公园里100个,树林里只有55个,前后差距达7万倍;树木是吸尘器,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附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附灰尘22-60吨。树木是空调器,在夏日里可以有效地降温4—6%,同时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环境质量。树木还可以降噪。成片的树木可以降噪26分贝,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噪10-15分贝。 是对森林的科学认识形成了莫斯科人对树木的关爱吧,寸土寸金的莫斯科市保留了大片的绿地,树林面积小的几百上千亩,大的以平方公里计。在城市里面,在树林的下面,也有很多的草坪,但看上去,大都是自然生长的草,管理粗放,养护的费用不高。种植普通草在基本满足城市美化需要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水资源。大片大片的树林,是城市的肺,大大改善和优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莫斯科是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密集,车辆繁多,但空气良好,环境优美,这与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中注重城市生态,划出大片土地进行花园、森林建设是分不开的。在莫斯科的几天里,我们见到的是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上乘。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会成为行动的先导。我们搞城市建设通常的做法是“砍树建房,建后植树”。而莫斯科人与我们不同,他们是“树中建房,因树插建”,保留和植造城市绿荫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绿化的智慧和方法很好地体现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创造出一片绿色的天地,一个享誉世界、尽享绿色的莫斯科,令人称道,值得借鉴。 (写于2010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