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7-12-16 08:59 编辑
飞机误在沙窝里
9月12日五点半钟起床,匆匆吃完早点,便赶赴机场乘坐7点30分的航班飞往乔巴山市。据说飞机是苏制安-12型,乘员只有20人左右。机上除了我们一行14个人(包括蒙古3000公司人员3人),只有几名乘客,像是我们的包机。登机后不久,一位女乘务员给每位分发了两块纸包水果糖,算是乘机的唯一待遇,剩下便不见任何其它服务了。 从空中俯瞰,除了低矮的山脉,大多是宽阔的草原,草原上清晰可见一条条蜿蜒崎岖的土黄色小路在延伸,一条高压线路离开乌兰巴托不远就在一处工厂消失了。飞行了一个多小时,不知什么原因便降落在一个机场。我们走下飞机才发现,机场跑道竟是戈壁滩上的简易路面,除了有些航空标志和极其简陋的候机厅,机场与戈壁滩别无二致。 在这里干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起飞的信息,没有任何告知。由于早起没有吃饱,这时已是饥肠辘辘,又急又饿。幸好这里有个小卖店,我们买了几包饼干充饥,没想到我们把饼干都“包圆了”,还是难解饥饿之危,只花了5100图格里克,约合36元人民币。后来听说,几个民航官员在这里检查工作,飞机才临时降落,等待他们登机。这里离肯特省的首府、林彪折戟沉沙的温都尔汗很近。 等了足足三个多小时,终于盼来了“民航大员”一起登机。飞机沿着跑道徐徐滑行,准备调头后逆风起飞。谁料,“祸不单行”,飞机刚一转弯,一只后轮陷在沙窝里,机身倾斜了许多,误住了!无奈,驾驶员打开尾舱门,将大家一起通过货桥“卸了下来”,并组织大家推飞机。如此下飞机还真是破天荒,第一次。但折腾几下无济于事,又调来“卡马斯”牵引,飞机仍是“岿然不动”。这离奇的“飞机打误”实属罕见,千载难逢,大家议论纷纷,举起相机拍照,引起机场人员阻止,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情理之中。后来,机场人员让大家远离飞机,用铁锹挖开沙窝,将一块木板垫到轮下。飞机加大油门,轰鸣着,一股黑烟伴随着漫天飞舞的“沙尘暴”腾空而起,终于冲了出去,机场上的各路人马顿时都欢呼雀跃起来,有庆祝,有舒缓,更有哄笑。 我们又一次登上飞机,终于在12点半钟到达了东方省省会——乔巴山市。 (写于2010年4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