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到此一游,不虚此行。早先只是在画面上浏览,似乎离我遥远无期,不曾想梦想今日就要走进现实。 9月27日一早六点多钟,在敦煌兴鑫宾馆前厅匆匆吃过早饭,天才蒙蒙亮,大家就兴冲冲奔往鸣沙山。
难得今天是个大晴天,有幸在鸣沙山颠看大漠日出。我很兴奋,立即报名登上驼队。别说,乘坐这沙漠之舟,无意间却成就了我人生的又一个第一。五六只骆驼组成一个驼队,由主人牵引,浩浩荡荡;一些驴友尾随着驼队,徒步向鸣沙山进发,边走边拍,笑声朗朗,与骆驼的节律脚步和驼铃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山间回响。这成为鸣沙山每天上演的一道独特风景和交响乐章。迎着晨曦,手把刺骨的驼鞍,随着左右颠簸的驼峰来到鸣沙山腰的驼队营地。
离开驼队营地,花上15元钱,便径直登上通往山顶约400米的木制“天梯”。不知是征服鸣沙山的兴奋,还是考验自己体质的追求,居然没有气喘嘘嘘,就在不知不觉中登临了山顶。站在绵软的山梁上,环顾四周,心旷神怡,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豪情。一座座沙山连绵起伏,一道道山梁蜿蜒笔挺,堪称“沙王”与“风神”联手的杰作。
恰当其时,东方泛出了鱼肚白,红霞满天,一轮红日喷薄欲出,冉冉升起,熠熠生辉。鸣沙山顶大漠日出的独特景观令我兴奋不已,咔擦咔擦的相机快门欢快地跳动。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可惜我没有那么丰富美妙的表现力,在浩瀚的沙山漠海中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奈。我调转镜头,对准西边远远的山梁上一群蚂蚁般的人群,那大概应是一幅不错的画面。回头放大查看,竟惊异地发现了夫人、大舅嫂的身影,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坐上滑沙爬犁下山,乘上骆驼来到月牙泉景区与大部队会合。沙山漠海中的月牙泉端庄、静谧、纯洁,像久违的窈窕素女,面带微笑迎接八方来客,缓缓向你走来,述说着千年不变的神奇。三面鸣沙,古刹钟响,一湾清泉,源远流长,组成了一幅惊世骇俗、妙不可言的画卷,令每一位驴友过客流连忘返,感叹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鬼斧神工。 (写于2017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