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7-11-27 20:46 编辑
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9月26日中午,专列到达柳园车站,转乘大巴赴敦煌,参观东方艺术明珠、世界自然遗产——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这一艺术圣殿早已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向往已久。今日能亲自一睹她的神奇与风采,心中充满了敬仰与激动,手中的相机一直没有离开她的靓影。除开窟内禁止拍照,上下左右,天地旷野扫射一遍。 莫高窟前边横贯着一条干涸的河,走过两座牌楼,莫高窟一字排开,蔚为大观,横卧在高耸的沙山之中,令人震撼赞叹不已。 据资料介绍,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但是,由于英、法、日、俄、美等国“文化探险者”的大肆掠夺与盗窃,“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和文物从1900年发现之初的五万多件只剩下八千多件,五分之四被 “西方文明使者”掠走了!这就是西方掠夺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个典型缩影和令人痛心的历史悲剧,这就是西方文明丑陋、虚伪的极不光彩的一页!悲凉、酸触、耻辱、愤怒,五味杂陈,一起袭上心头。 为了发掘、研究、保护这一文化魁宝,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所长为此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许多北大、清华的学子继往开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孜孜以求,奉献终生,成为莫高窟的崇高守护神,令我们心生敬仰和膜拜。 很遗憾,由于时间紧,游客多,我们只浏览了90、96、100、101四个洞窟。历经磨难和时间的消蚀,形态各异的高大泥塑仍栩栩如生,飞檐走壁的无数壁画仍色彩斑斓。莫高窟艺术的博大精深只能在浮光掠影的紧张脚步中领略一斑。而后,又移步对面的“敦煌艺术研究所”参观,感受敦煌艺术研究先辈们的艰辛工作、研究成就和简陋起居,不仅肃然起敬。 成就世上任何一件伟大事业的背后,必然有一批默默奉献的伟大群体、伟大人物,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伟大的背后都离不开无数平凡的小人物一笔一划、一镐一铲的辛勤劳作,我们今人在享受这艺术盛宴之际,切不可忘记他们。 两个多小时一晃就过去了,艺术盛宴却刚刚拉开帷幕。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一边赶路,一边回望。她的伟岸身影越来越模糊,却越来越清晰、深深地走进我的心里。
(写于2017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