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7-11-24 08:11 编辑
西游记
自9月23日至10月6日,历时14天,乘哈铁旅专列去了一趟西域,从祖国版图的“鸡头”走到“鸡尾”。与唐玄装出使西域不同,既不取经,也不出国,更没有那么多艰辛和故事,我们是旅游。用当下时髦的词,叫做“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走走”。 这一路的风景,除了新疆的葡萄沟、火焰山、天山天池早已去过,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水怪出没的阿勒泰喀纳斯湖、布尔津的五彩滩、张掖的七彩丹霞,都是名扬天下的好景色,第一次光临,恐怕也是告别之旅,定是“旅超所值”的。 这趟“专列”与真正的专列大不相同,真正的专列是“别人必须让路”,而我们是“专门给别人让路的临客”。看风景披星戴月,长途中走走停停,一半的时间都打发在所谓“沿途观光”的路上。当然,这“沿途观光”也倒是风光了一把,沿途的大漠戈壁、荒山秃岭、连绵的祁连山、昆仑山、九曲十八弯的阿尔泰山,高耸巍峨的重重雪山,一闪而过的长城嘉峪关,丝绸之路上的旧貌新颜,重新见识了祖国广袤的疆域,各异的地貌、脆弱的生态,转场的牛羊,令人感慨震撼,是地理课堂上难以体验领略到的大美风景,是不卖门票的“5A”级景区。 专列17节车厢,驴友800“罗汉”,分为15个团。坐上大巴浩浩荡荡,进入景区蜂拥而至。这其中既有朝夕相处、一见如故的“同栋”挚友,也不乏陋习频频的各色人等,就餐、坐车、排队、摄影、守时等各种细枝末节尽显风范,可见一斑。阅人无数,见怪不怪吧。 这一行住的都是四星、五星级宾馆,什么“兴鑫”、“坎儿井”、“金都”、“金源”,现代洁净,确实不错。而吃的却不敢恭维,新疆的特色“烤肉大串”、哈密瓜、葡萄等餐桌上难得一见。不过,也属可理解之列。这么多人都要“特色”一下,那可是要“高消费”的,团费不堪重负。喜忧参半,不必求全责备了。 说起收获,最值得炫耀的恐怕就是我的摄影了,一路走来拍了2500多张。我的原则是“宁滥勿缺”,“挖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回来后再鉴别取舍,筛选求精。因为每一张都可能是唯一,时间不会给你后悔的机会。自己虽是摄影发烧友,但已降温多时,“技艺用时方觉短”。特别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斟酌,只能“望景兴叹”,徒留遗憾。正所谓“急不择言”,实为不急时没下功夫也。回来后加工整理发现,还真有许多喜出望外之作,心存欣慰,也不枉奔忙之辛劳。澳大利亚一位摄影家说,好的摄影作品是走出来的,我认同这个看法。这次西游着实考验了我的体质,走路,爬山,取景,奔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相应的体力是无法适应胜任的,更与揽胜无缘。 来到新疆,不得不说这里的“反恐维稳”。每一处公共场所门前都设有路障,进入都要出示身份证,进行安检,公共汽车站都设有公安执勤点,配备相应的装备。公路要塞都设有关卡,随时检查过往车辆。新疆维稳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无形代价,也为全国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稳定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幸福生活之本,在这里能深切体会到它的弥足珍贵,我们生活在和平稳定环境中的人们一定要十二分地爱护和珍惜,也要深深感谢新疆各族人民的特殊付出和贡献! 今天仅仅算作序篇,下回再听我慢慢道来。
(写于2017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