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848|回复: 11

沈艳玲5年前旧作:《贾宏图:“我要为知青的历史作证”》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 2日,中秋国庆长假第三天,一个放松、旅游、度假的日子,可在市长城书店四楼大讲堂却座无虚席,热情的佳木斯读者与著名知青作家贾宏图一起找寻着知青的记忆, 41.8万字《没有墓碑的青春》再次让人们推开了那道沉重的历史之门。十时许,贾宏图新书签售会正式开始。
  正如书底封面所写:“我们的春春埋在了遥远的黑土地,墓碑在哪里,我在找寻,只看到满山的白桦林,还有山下望不到边的金色田野”。8年的知青经历,让作家不仅把最美的青春献给黑土地,也把火红的夕阳献给了知青创作。
  作为知青作家,贾宏图想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那个影响了2000万年轻人命运的知青年代:“我以为,知青就是那个时代的‘标本’,每一个人的历史汇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而这段历史对中国是特别重要的,是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崩溃走向新生的历史……”曾任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化厅厅长、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等职的贾宏图于2006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重新拾起多年的愿望———为知青的历史作证,用辛勤的写作、真挚的情感、朴实的文笔开始展现波澜壮阔的知青历史,通过写最熟悉的群体———知青,为这一代人建一座精神的纪念碑,留给亲历者,也留给历史,留给后人。为了兑现承诺,他放下身段,边访边写。退休六年,每年以20万字的速度,写了八部书,包括完成了获得第四届“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的《我们的故事》,他的创作进入到了“井喷”时期。
  当年的知青曾如满天星般遍布天宇,今天的他们绝大多数淹没于茫茫的人海中,贾宏图凭着任何时候从未泯灭的良知,四下上海,五次进京,一次次去省农垦总局所属的各个农场,寻找还在黑土地上耕耘的知青,以及退隐于城市一角的战友,激动、流泪、长谈、悲伤、欣慰等再所难免,几百名知青的真实故事汇聚成了两本《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西安等多家报刊发表书讯、书评,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作者像位考古工作者一样,在北大荒和知青返城的家乡间奔跑,寻找老知青的足迹和他们发生在昨天和今天的故事,历时多年,用爱和激情写成了这部书。”
  作为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反映知青生活的“黑土地之歌”“红土地之歌” “黄土地之歌”系列丛书之一的《没有墓碑的青春》精选了59个知青故事,通过纪实文字的形式让读者聆听到那个知青年代的真正强音,书中既有知青的奋斗经历、曲折爱情和大相径庭的境遇,也有孤独寂寞甚至有些悲惨的晚年生活,读后让人欷歔不已。
签售现场中既有已步入老年的知青,还有想了解知青年代的中青年读者,更有和爷爷一起赶到大讲堂的小朋友。说到此次来佳感受,贾宏图发出感慨:“如此有规模、如此有品质的民营书店矗立在繁华的商业街,这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我早晨参观长城书店时,看到一位白发老者认真地看着一本医学书,并进行着抄录,有的读者在静静地读书,有的选书、购书……在某种程度上,市民的读书状况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一座城市的书香是否浓郁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精神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7-10-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7-10-2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7-10-2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0-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贾宏图是真正的知青作家、代言人!向他致敬是我们知青人的共同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罗帆老师留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向东兄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10-2 08:54
谢谢!贾宏图是真正的知青作家、代言人!向他致敬是我们知青人的共同心声!

谢谢再林兄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7-10-2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祝快乐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10-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7-10-2 18:11
拜读佳作。祝快乐安康!

谢谢大雁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