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樊玉敏 于 2017-10-13 19:31 编辑
——从三师医院工程建设中起步的摄影艺术大家 一、初识汤富 一九七二年六月,兵团三师医院破土动工,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师部调集了18、20、29三个团的工程建设主力工程连和各自配套的三个值班连(各团的武装连)进驻医院的施工现场,参加工程建设。 汤富:哈尔滨知青,3师20团武装连战士,是随同20团工程连进驻医院工地的。那时,各团武装连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工程连,完成医院的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我当时在医院工程建设的施工组,有着共同的摄影爱好和哈尔滨知青老乡的关系,我很快就和汤富相处到一起。用我们手中的照相机为医院的建设,留下很多工程建设的宝贵影像资料。 汤富心灵手巧,他用自己的那台,前苏联产、折叠式、135照相机的镜头,又另外自制了一台照片放大机,实现了一机两用。(可以照相,有可以用于放大照片)他自己购置胶卷、相纸和显、定影等照相器材,在工棚里,为我们施工组和工地的好朋友们,冲洗、放大了很多照片。
汤富在施工现场
我和汤富在施工现场(1972年11月20日的一场大雪后)
二、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
1976年,根据工作需要,汤富被正式调到医院的政治处,负责俱乐部和医院的摄影工作。不久,我们各自娶妻、生子,又成了医院家属区的好邻居。
在医院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相互关照。
记得,汤富在医院时得了急性阑尾炎,病情突发,严重。我把他送到医院的外科,并特准,到了手术室的里边,有幸观看了于新民主任医师(后来任三师医院的院长,当地有名的于一刀)的手术全过程。
在工作中,我们取长补短,经常互相帮助,不论谁的工作忙不过来时,对方都会主动出手,协助帮忙。
有一年,医院要在俱乐部召开迎新春联欢晚会,汤富和我商量,准备在舞台的上面制作一幅大型的彩色图案,我就,就地取材找来工程用的油毡纸,刷上彩色涂料制作了一幅白玉兰花为主体的装饰图案,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在和汤富共事的几年中,我们全面完成了医院安排的各项工作。
三、初展才华
由于汤富勤奋好学,努力工作,经常在《黑龙江日报》、《合江日报》、《兵团战士报》(以后叫黑龙江农垦报)上发表垦区建设方面的影像图片和新闻报导。
不久汤富被调到红兴隆管局宣传部,从事专业的摄影工作。
在管局宣传部期间,汤富为了普及和宣传摄影知识,汤富多次组织红兴隆管局系统内的摄影名家,开办摄影知识讲座班、学习班。我也应邀参加,同时,结识很多当时管局很有名气的摄影大家。
我和黄成江(黄成江1981年调到国家农垦部,负责全国农垦摄影工作)
我和裘履极
汤富、黄成江、樊玉敏(在18团办的摄影学习班时)
我和18团许长山摄影师

和三师医院的好朋友在一起 
四、大展宏图
1992年汤富调到省农垦总局宣传部,负责全农垦系统内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工作。期间,编辑、出版了大批量的新闻摄影专集和艺术摄影作品画册。
汤富负责编辑和出版的新闻专集画册和部分摄影画册
在哈洽会上的农垦系统展馆
汤富在哈尔滨参加三师医院好友女儿的婚礼
三师医院回访 
在哈尔滨和医院好友聚会
在哈尔滨和医院及垦区好友聚会
部分汤富摄影作品欣赏 1、冬天的歌
2、金色童年

3、雪乡
4、归途
5、清清白桦林
6、收工
汤富退休后定居北京,可他的心中,装满的还是北大荒那神奇的黑色沃土和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摄影艺术。 近几年,他还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垦区的各个农场、连队,为垦区摄影事业,为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奔波着。 我衷心的祝福他:身体健康,快乐吉祥,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樊玉敏 2016年4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