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805|回复: 4

容易读错的姓氏

[复制链接]
樊树成 发表于 2017-6-10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仇,读qiú,不读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朴,读piáo,不读pǔ。此姓朝鲜族多见,如前韩国总统朴槿惠。

  单,读shàn,不读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解,读xiè,不读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区,读ōu,不读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

  查,读zhā,不读chá。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

  繁,读pó,不读fán。如写《定情诗》的汉末诗人繁钦。

  瞿,读qú,不读jù。如革命家瞿秋白。

  员,读yùn,不读yuán。如唐代诗人员半千。

  能,读nài,不读néng。如宋代名医能自宣。

  阚,读kàn,不读hǎn。如三国时吴国学者阚泽。

  都,读dū,不读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乜,读niè,不读miē。如民国时国军少将乜子彬。

  缪,读miào,不读móu。

  句,读gōu,不读jù。如宋代进士句克俭。复姓句龙,也读gōu。

  阿,读ē,不读ā。



声调不同

  任,读rén,不读rèn。如《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

  要,读yāo,不读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华,读huà,不读huá。如数学家华罗庚。

  过,读guō,不读guò。

  应,读yīng,不读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曲,读qū,不读qǔ。如唐代司空曲环。

  訾,读zī,不读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哈,读hǎ,不读hā。如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

  钻,读zuān,不读zuàn。

  谌,读chén ,不读shèn。如羽毛球运动员谌龙。



双音双姓

  折,一读shé,一读zhé。

  纪,一读jǐ,一读jì。一般念jǐ,如清代才子纪晓岚;外国人名翻译成中文时一般念jì,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法国作家纪德。

  盖,一读gě,一读gài。一般念gě,如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

  隗,一读kuí,一读wěi。

  乐,一读yuè,一读lè。一般念yuè,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

  种,一读chóng,一读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覃,一读tán,一读qín;一般读qín。

  召,一读shào ,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读zhào,为傣族姓。

  相,一读xiāng,一读xiàng。


容易错认

  逄,读páng。

  桓,读huán。如东晋大将桓温。

  蒯,读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殳,读shū。

  厍,读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靳,读jìn。如演员“老干部”靳东。

  郄,读qiè。

  昝,读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逯,读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郦,读lì。如汉初名臣郦食其(lì yì jī)。

  麹,读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麴伯稚。

  璩,读qú。

  郗,读xī。但古籍中也有读chī的。

  妫,读guī,不读wěi。

  郏,读jiá。如清代著名画家郏伦逵。

  郜,读gào。如国足运动员郜林。



复姓

  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lìng,如令计划。

  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

  万俟,读mò qí,不读wàn sì。如南宋奸臣万俟卨(mò qí xiè)。

  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

  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亓官,读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樊树成 发表于 2017-6-1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中国历史简略回顾一下,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两句话,精辟地映现出了一个时代。



1、春秋——“礼崩乐坏”。
——出处:孔子

背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弟弑兄,孔夫子因此感叹西周封建制度日渐崩坏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

2、战国——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出处:老子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人心渴望出现强权统一,道法家应运而生。

3、秦——“彼可取而代之”。
——出处:项羽

背景:秦始皇出巡威风,项羽作为楚国贵族后裔不服,看到后有感而发。

4、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处:陈汤

背景:两汉震撼历史的事业就是对匈奴的作战和征服。此语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是表明决心要建立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5、三国——“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出处:曹操

背景:《三国演义》中,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后,怕吕伯奢告发,索性连他一块杀死,杀完后对陈宫感叹。

6、晋——“何不食肉糜”。
——出处:司马衷(晋惠帝)

背景:有人上奏朝廷说什么地方闹饥荒,老百姓没东西吃了,这位皇帝惊奇地问道:“为什么不吃肉羹呢?”

7、隋——“好头颅,谁当斫之!”。
——出处:隋炀帝
    
隋炀帝三征高丽,第一次征高丽隋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资治通鉴》卷181),直至高丽投降,还出海平琉球。又修大运河,连年耗费国帑透支国力,搞得天下大乱。

面对遍地烽火,隋炀帝“揽镜自照,以掌加颈,对萧皇后说:‘好头颅,谁当斫之!’隋炀帝说:‘贵贱苦乐,互相更替,有什么值得忧伤的。’”不久被宇文化及杀死。

8、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出处:魏征

背景:历高祖、太宗两朝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太平。魏征一向直言进谏以此警戒皇帝。



9、北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出处:程颐

背景:有人问程颐:“有的寡妇穷困无依,恐怕要饿死,可以再嫁吗?”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10、南宋——“莫须有”。
——出处:秦桧

背景:秦桧要杀岳飞,指责岳飞谋反,皇帝问证据,秦答“莫须有”(不一定必有)。

谈到南宋,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让人感觉深刻的。只要奸佞之辈认定你有错,好人的一切争辩都毫无用处。

11、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文天祥

背景:元朝灭宋,文天祥宁死不屈,以身殉国。他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12、明——“片板不得出海”。
——出处:朱元璋

背景:倭寇肆虐沿海,内外海盗勾结作乱,朱元璋实施海禁锁国政策。此后延续数百年的海禁导致中外沟通阻绝,中国由领先国家变为落后国家。



13、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出处:谭嗣同

背景:晚清列强入侵,光绪维新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捕入狱,在狱中写此诗。

14、中华民国——搞垮我的不是中共,是国民党。
——出处:蒋介石

背景:1949国民党军事政治经济全面惨败,被迫下野,蒋介石愤怒告陈诚、李宗仁语。

15、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出处:毛泽东

背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发表了以下的名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而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7-6-1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字,一字多音的非常多。尤其是中国的文言文里和佛文化中的书籍里的中国字,一字多音的更多。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樊树成 发表于 2017-6-1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7-6-10 12:56
中国字,一字多音的非常多。尤其是中国的文言文里和佛文化中的书籍里的中国字,一字多音的更多。欣赏了。

感谢版主光临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加雪 发表于 2017-6-12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体不同,读音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深奥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5 0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