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51|回复: 4

劳动的名义

[复制链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7-5-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7-5-1 13:50 编辑

                                                          劳动的名义

       4月30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
       昨日。家庭聚餐后,有人提出五一小长假外出野游的动议。大家历数了一下这几年全家出游的去处,似乎哈尔滨市周围的游览景点也逛得差不多了,新景点正在完善之中,再选择去处就只好旧地重游了。并且大家一致同意:今年的劳动节的主题就是要以“劳动的名义”——游览其次,劳动为主,要过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儿媳女儿建议列位回家好好酝酿酝酿——去哪里?
      今晨。女儿在《我爱我家》家庭微信上发出新的旅游“攻略”:去松峰山。据资料介绍:松峰山位于哈尔滨市东南65公里处。松峰山山险石奇、洞幽水妙,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道教历史文化,以及淳朴的乡村特色。颇适于周末家人自驾车旅游。现在家中,大儿媳已经去北京帮孙媳带曾孙,大儿子也于昨日去了京城和他的小家庭成员汇合度假,含饴弄孙。剩下我们在哈的三小家一致附议该“攻略”。于是乎,刻不容缓,立即“入戏”:各自在短短的时间内大体做了一些必要准备,诸如带一些零食熟食、水果饮料,特别是准备小铲小锄之类劳动工具、各种装袋,以便为挖取腐殖质好肥土,为家中养育盆景供应花儿饲料。
      路上。进入阿城农村,当先闯入眼帘的是大片横竖躺卧、排列整齐的耕地。透过黑土地释放的土香,我们掠到连绵起伏的耕耘有序的地垄;我们还能隐约听到,有的地块播种机正在那里播种玉米而欢乐行走着。再放怀想去,一片热闹的春耕景象在这里即将揭幕了……
      中午。我们到了哈尔滨市阿城地区的金龙山游览区。来到金龙山脚下,我们缓缓止步,停留在一条小溪水旁。据说,连绵起伏的金龙山,最高峰达到海拔300余米。山上,是铺满荆棘的各种花草,丛林覆盖着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树品。环绕着金龙山的脚下,有一条条白龙似的塑料大棚趴卧着,有两处闲置待废的养鱼塘歇息着。唯有那条小溪水清澈见底,默默地、缓缓地、暖暖地从上游的山泉流淌,躺在小溪水胸膛下的斑斓卵石,也在静静地、懒懒地躲在那里呆呆地吸吮着滋养……
      车停。我们踏过这条小溪水的简易铁架短桥,直奔金龙山去。女婿女儿、儿媳儿子,正当年,活力四射,一马当先冲上山去,尤以女婿首当其冲,甘当“探路先锋”,我和老伴七老八十,似乎也不甘示弱,落人足下,紧随其后。一路攀爬,由始充满信心;到了半截腰有点吃不住劲了,便咬牙奋进,嘴里“又说那话”;再往前几步,只觉得腿软、路滑,往往踩空,甚至往后顿少许。此刻,中年人看到我俩到了紧要关头,替我俩选好壮实的树枝作拐杖,让我俩拄着拐杖缓慢攀爬,不时地尚需儿子默默从后面助“一臂之力”,前面的女婿不断地鼓劲、喊话:“不要——直走,要走——‘之’形!”“还有20米啦!”“快到顶了”,云云。可我不曾料到,关键时刻,老伴居然攀爬到我的前面了。我心里掩饰不住欣喜,佩服!问君知否:这几年,她终于没有停歇“爬行”,几乎不间断地磨炼!老伴登顶了!成功就是结论!于是,孩子们又给予一顿“高度评价”……
      下山。我情急之下,还弄出个笑料:在低洼处坐了一个“大腚顿”,笑声不断爆出……我不禁想到南宋杨万里的“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的名句。到了半山腰以下,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劳动”课“考核”。老伴、儿媳、女儿、女婿、儿子,拿出一切可以替代、立功的工具:女生蹲膝精选细挑挖土、男生拎袋子跑运输,除了我四处张望拍照……劳动者们一袋又一袋地寻觅、挖净、装满、运走,为了给家里的盆景供应上最佳“营养食料”。这项劳动刚刚收尾,又开始追寻挖野菜,什么婆婆丁之类,尽管稀稀拉拉,架不住走一步细细端详、认真辨识,不想落掉一撮。忽然女婿发现一块野菜“新大陆”’,劲头猛的倍增,一头扎下去,不停手地忙乎起来。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功夫,挖满几个塑料袋。他们载着出色的成功、满满的欣喜,个个心里吹起了收工号子……
      归途。我们嘻嘻哈哈,悠然陶然。到家后,开始了新的劳动项目:整理收获,晾晒成功,把野菜洗了又洗,涮了又涮。摆到桌上。我们全体劳动者(我,也得勉强算上一份)在饭桌上,欣慰地,吃了一顿绿色的“放心菜”!有人低语:“好是好,就是成本高了一点……”饭桌上留下了一串笑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5-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义的一天,全家人都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7-5-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永大老师的杰作,收获颇丰。我看到了你们家庭的和谐团结;长者的老当益壮身先士卒;子女的勤劳和孝敬,更分享了你们劳动后的愉快。劳动最光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7-5-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7-5-1 14:07 编辑

          祝贺永大老师和嫂子并子女们在劳动节前夕攀上了金龙山顶峰。尤其是嫂子,腿脚不便,凭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心中炽热的亲情,不畏山高,勇登攀!
       拜读永大老师佳文!分享永大老师合家别有滋味的劳动节合家活动。为永大老师“山高人为峰”的向上情怀点赞!为永大老师合家阳光温馨亲情暖暖的家风点赞!
       祝您合家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元勋 发表于 2017-5-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吴先生写的《劳动的名义》----家庭郊游游记,记叙的详尽细腻,情感真挚!利用节假日家庭前往自然景致环境,享受自然生活活动,有力身心健康,值得推荐效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