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贝西 于 2017-4-5 21:24 编辑
 “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八展厅隆重开幕。 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传说中,琴产生于上古之时,“伏羲氏削桐为琴”,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朝代更迭,琴艺一直备受文人雅士推崇,位列诸艺之首。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为止,已入选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已有29项。 本次展览分别从古琴历史的演变及斫琴技艺等不同角度出发,其间穿插文雅逸事、著名琴曲、传世名琴等介绍,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历代名琴、琴家、琴主的传奇故事。展览还详尽地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中琴文化的相关内容,展品包括琴论、琴制、琴艺等文献资料,以及历史上著名古琴实物、复制品等,如明刻本《太古遗音》、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专集明刊影印本《神奇秘谱》,以及根据《太古遗音》制作的古代四大名琴焦尾琴、绿绮琴的复制品等,国家图书馆的珍贵馆藏铁琴铜剑楼之铁琴也将面向公众展出。 除了种类丰富的珍贵展品外,展馆中应用了激光投影互动技术,现场营造高山流水的情景氛围,并设有琴桌和古琴,观众可现场体验抚琴;展览展出了古琴的各种零部件,并在现场提供一些工具和木胎,以便观众体验古琴的制作过程;展厅还设置了汉服体验区,里面有男女款式的各色汉服,观众可穿着汉服坐于琴桌以感受古代文人雅士抚琴听琴的乐趣;此外,展览现场有翻书体验,观众可现场体验古人描绘的“左琴右书”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