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74|回复: 11

才俊无德很可怕

[复制链接]
金火鸟 发表于 2017-3-3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火鸟 于 2017-3-30 21:06 编辑

                              才俊无德很可怕
                     
        中国有四大明楼,其中之一就是黄鹤楼,还有名垂千古的一首唐代古诗《黄鹤楼》,曾有名人评说“唐人七言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足见崔颢在唐诗中的名气与地位。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要赋诗,抬头看见楼中崔颢的《黄鹤楼》而停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可见在当时连诗仙李白都很佩服这诗的气概和真挚的感情。
      崔颢是唐代诗人,在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有关文学手册和文学词典都有记载:其为唐开元进士,官司勋员外郎。其诗题材广泛,式多样,风格各异,早期多写闺情,风格浮艳轻薄,偶有讽刺豪门权贵之作。后赴边塞,诗风大变。其边塞诗,歌颂边塞将士英勇报国的豪情壮志。文学史记载他的诗名气很大,但作品传世的不多,现存诗仅40首。明代编有《崔颢集》。
      我对大诗人崔颢并不熟知。但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传世名句却还是十分的熟悉和欣赏的,为此,几十年来对诗人也一直怀有深深的敬仰。然而,忽然有一天,从报端看到一段文章说是《旧唐书》上记载,“崔颢者,登进士第,有才俊,无士行,好赌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有貌者,稍有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读来真是有些惊呆了,这个大诗人在生活中“稍有不惬意”,就休妻,而且是前后有四次之多,这不是把婚姻当做儿戏吗!难道此人在活中的轻薄真如其少年时的诗一样浮艳轻薄?多少年来文学书中只记载了他名垂青史的传世名句,却从未见过有过其人品德行的介绍,看来文学书对文学家和大文豪的记载也是只写其好的一面,使人们对其品德鲜有知晓。
      知道崔颢的这些品德让我对其的敬仰大打折扣,这让我想起了同样是大文豪的苏轼,那是一个文品、官品、人品都令我钦佩和敬仰的古代文学家。联想到古今同样是有一些才俊和明星,那也是文学和艺术成就令人点赞,可是人品却是令人遗憾,尽管有些人是名人权贵,可是民间百姓却并不买账,只有微词不断,因为,百姓知道有才无德更可怕。所以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只有人品好,才会永久的好,真正的为人民所接受。
              
                                                           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7-3-3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论点、论据清晰,点赞!

点评

谢谢关注和跟帖,祝您康乐幸福!  发表于 2017-3-30 2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7-3-3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到令,写出自己的观点:人贵在德行。

点评

谢谢版主关注鼓励,祝您康乐幸福!  发表于 2017-3-30 2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7-3-3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3-3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离婚,无可厚非。唐代婚姻相对自由。
《唐律•户婚》对离婚有三种规定:
  一、协议离婚。即男女双方自愿离异的所谓“和离”。
  二、促裁离婚。指由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婚,即所谓“出妻”
  《礼记》曾为出妻规定了七条理由:不顾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哆言、窃盗。
  《唐律》也大致袭用这些规定,妻子若犯了其中一条,丈夫就可名正言顺地休妻,由己方父母和证人署名即可。离婚再娶无罪。不能认定为“无德”。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加上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观点。五代后晋时婚姻制度更为严酷。从一而终里面有更多非理性因素。现代世界上各国的《婚姻法》都加以摒弃。崔颢者四婚,刘少奇的六次婚姻。如何?

苏轼一生豪放、洒脱,没有大过。反对王安石变法,更算不上缺德。王安石心地偏狭,一言不合,便视同异类。“不换思想就换人”,许多不逞之徒被王安重用,祸国殃民。苏轼在为官生涯,建树也是有的,单单一个杭州苏堤我觉得足以名垂青史。


但是,楼主这个标题,我赞同。才俊者,才华出众也。也就是相当于当代的公知、明星,有些被赋予高官、重任。这些人缺德带冒烟起来,那就可能祸国殃民。有例子吗?现成的啊!秦桧状元及第,南宋宰相,如何?汪兆铭,笔名精卫。早年投身革命,反清勇士。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这两位才俊,可都是祸国殃民的大汉奸。

点评

谢谢老兄的关注与精彩点评,据我所知崔颢的“出妻”,并不是《礼记》中的七条理由,而是只要稍有让他不高兴就去妻。祝好!  发表于 2017-3-31 2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7-3-3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俊无德,照实可怕。他们要是违背天理,那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点评

谢谢关注跟帖!祝好!  发表于 2017-3-31 2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7-5-1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7-5-20 21:40 编辑

迟读兄弟美文,大快朵颐。有才无德,古已有之,点赞兄弟之高论。听闻弟媳有恙,弟日夜躬奉,辛苦了!何当一会,盼之!

点评

谢谢再林大哥关注和点评,最近是老伴住院,现已回家休养,刚过术后危险期,21日聚会参加不上了,很遗憾。来日方长吧,祝文友们开心快乐!  发表于 2017-5-20 1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6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