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405|回复: 8

黑龙江考研大爷再次错过北大 备战第22次考研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2-2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大爷拿着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

  前不久,考研成绩公布了。68岁的周勃生并没有第一时间趴在电脑前刷屏查分,而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当天的复习,才开始查分。
当屏幕上弹出272分时,他只是眉头皱了下,本是握紧的拳头,又不自主地张开。这个分比他去年的成绩少了6分。也是意料之中,基本属于自己30年考研生涯中的平均分。
  这分,在报考北大历史系445位考生中,排名116。可这个专业除了保研外,只招10人。
  头发银白的周勃生再次落榜了。
  恢复高考第一年,因家庭“历史问题”错过北大
  当了大半生中学教师的周勃生很健谈,尤其说到考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三十年的考研之路,让他从小周变成了老周,却被他云淡风轻地用八个字来概括。
  在伊春南岔找周大爷不难,他就是“爱学习”的代名词。
  “老三届”的他,1977年恢复高考后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当他的高考红榜张贴在七台河市百货大楼的橱窗上时,立刻引起了轰动。2700多人,初试只考上了60人。
  他虽然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家庭的“历史问题”没有被北大录取。最后他想尽各种办法,历尽周折才破格进入了一所师范学校,总算圆了大学梦。
  1987年,38岁的周勃生已经工作多年,却突然做了一个决定——考研。
  第一次考研,他的成绩虽然进入了国家线,也达到了报考学校的校线,还参加了复试,但由于超龄,不得已和读研擦肩而过。
  第二年他又进了国家录取分数线,因超龄这个老问题被定向去某所师范类学校。后来,因他不愿意离开所在岗位而放弃。
  此后,命运就像故意和周大爷开起了玩笑,多次报考多次阴差阳错。不过他一点也没受影响,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先后取得了齐齐哈尔铁路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文凭。
  时间到了2004年,国家放宽了对考研年龄的限制,周勃生觉得自己人生中的春天又来了。
  从2005年起,周勃生的考研志愿就一直是“北大历史系”,他说:“理由很简单,历史是宏观的,能包揽文学在内的很多知识。”
  他选修的三门专修课是:红楼梦研究、鲁迅研究、儿童文学研究。
  别人复制不了的“农民复习时间”,写诗就是休息娱乐
  不刷题不报班,复习方式很独家
  说到学习方法,周大爷“呵呵”地乐了,他说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独家”的,别人无法复制。
  第一不上任何考研辅导班、培训机构,第二不买习题,更别说什么模拟试题、全真试题了。英语就是一部英文词典,政治就是一本2009年版本的复习资料,外加每天必看的新闻联播和报纸。
  不盲目跟随、不盲目刷题,周大爷在备考路上一直非常自信。“我在学校当过多年的英语老师、语文老师,太知道学习方法必须因人而异了。”他说,英语最根本的就是单词量,如果单词都不认识,啥意思都不理解,再做题不也是白扯嘛!
  学习时间安排上,周大爷说自己的时间属于“农民作息”:
  凌晨1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复习,晚上新闻联播结束就睡觉。每天学习几个钟头,他从来没精准计算过,但每天的流程基本差不多是“复习——上网看新闻——复习——写写诗——复习”。
  虽然政策放宽了,可年龄不饶人,到了这个年龄,周大爷身体、精力都大不如从前了。2013年,心衰Ⅲ级的他刚出了医院就进了考场,出了考场又住进了医院。
  “现在前两场考试还能坚持下来,到了第三场就明显感觉体力不行了,脑袋直发蒙,答着答着就经常忘了知识点。要是能再年轻个几岁就好了。”周大爷说他很羡慕同场考试的年轻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有人说他着了魔,有人劝他“这岁数还折腾啥?”
  “人这一辈子,总得有个爱好”
  这些年周勃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为啥这么执着地考研?”这么大岁数了,领着足够安逸养老的退休金,不去享清福要去折腾,是不是走火入魔了。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们也劝他——水平早就达到研究生级别了,何必非要去为难自己?
  不仅外人不懂,连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伴也不懂,二人所有的争吵基本只有“考研”这一件事。
  去年11月份,老伴患病去世了,被“丢下”的老周除了伤心难过,心里还有好多自责,他认为是自己的倔强“气死了”老伴。
  “人这一生都或多或少有个爱好,爱体育、爱歌舞、喝酒抽烟或者爱打麻将……”周勃生说,自己真的只有学习这一项爱好。出生在教育家庭的他,从小就对知识有特殊的渴望,打心眼里想成为有知识、有文化、学习好的人。
  在他看来,学习是自己一生都要去做的事儿。尽管学识丰富,可学历只停留在本科,总让他觉得“名不正,言不顺”,而考研,就是他给自己“正名”的唯一途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是证明给自己。
  “出了考场 我就开始新一轮复习了。人生不死,考研继续!”
  第22次,我来啦……
  考研的事儿,在周大爷的记忆中总是清晰的。
  最好的成绩是1987年,304分;最不好的成绩是2013年,167分;
  几年前,他曾经和女儿一起参加研究生考试,他考了268分,女儿考了297分,考上了社科院研究生。
  近两年,周勃生已经是考场上的“名人”了。2016年年末参加考研,考完了他被一群年轻的考生们团团围住,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争着和这位比自己父辈还年长的大爷合影。周大爷也没拒绝,乐呵呵地都答应了他们,一个接一个拍照。
  周勃生觉得自己能成为励志大爷挺好的,好几个年轻人都是抱着来考一次研,考不上就算了的态度,当场就被大爷“洗了脑”,“这天下好事儿,哪有一把就成了的。”
  越说越高兴,周勃生还给记者讲了个自己成功的“偶像效应”故事——
  以前工作时,有个男同事和他是对桌,天天看见周勃生除了工作,就忙考研一件事,也受到了感染,于是也重新拿起书本,开始复习考研。一连考了五年,终于考上了。
  对于今年的成绩,周大爷感觉政治、英语还算可以,专业课只有几道题答得不算太满意。出了考场,到家的第二天,他就开始了新一轮复习,备战今年年末他的第22次考研。
  现在周围已经没有人劝他别考了,有的是懒得管,有的是被这个倔老头整服了,周大爷经常挂嘴边的话就是:“人这一辈子,得有个爱好,人老了要想长寿,更得有个奔头,而考研就是我的爱好和奔头。”
  没有一丝犹豫,更没玻璃心的哀怨,
  周勃生早已开始备战第22次考研一个多月了。
  他说:有的人死在医院,有的人死在家里床上,他,死也要死在考场上!哈尔滨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7-2-2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勃生68岁,和我们同龄人。有志气有理想有奋斗目标,这也是健康快乐的一种形式啊!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7-2-2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祝你快乐,祝周勃生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2-26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7-2-26 16:05
周勃生68岁,和我们同龄人。有志气有理想有奋斗目标,这也是健康快乐的一种形式啊!拜读了。

谢谢园林大姐的评论。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2-2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东 发表于 2017-2-26 16:45
欣赏佳作。祝你快乐,祝周勃生成功

谢谢向东兄的欣赏。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7-2-2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执着 于 2017-2-26 20:44 编辑

向“考研大爷”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2-2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执着 发表于 2017-2-26 20:31
向“考研大爷”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谢谢赵兄的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7-2-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7-3-1 13:14 编辑

       学习是美丽的;进取是充实的!周勃生的韧性坚持为莘莘学子和非学子们树立实现梦想的楷模。阅读之后,我想起了一条名句——在追求的路上,面对第100失败,有志者会选择站在第101次的起跑线上。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周勃生做到了。对于他,是否榜上有名,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志向远远超越了那一纸文凭。感谢农场章文老弟转载!阅后很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7-3-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7-2-28 12:20
学习是美丽的;进取是充实的!周勃生的韧性坚持为莘莘学子和非学子们树立实现梦想的楷模。阅读之后 ...

谢谢美丽大姐的评论。重要的追求自己的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1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