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铁路文化》 十九世纪末叶,西方列强瓜分掠夺中国的行动已经达到高潮阶段。沙皇政府为了扩大远东霸权,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并计划连接中国东北,寻找一个出海口。于是,就通过«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的特权。中东铁路又叫东清铁路,即中国东省铁路之意。这条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铁路,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口,成了沙皇运送掠夺物资的要道。 当沙俄殖民者的皮靴,踏上这块女真人曾经渔猎生活过的蛮荒之地,中东铁路的汽笛便唤醒了她抑制不住的躁动。于是,哈尔滨便开始了她繁荣的崛起。哈尔滨,是在中东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移民城市。所以老哈尔滨人都说:“哈尔滨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随着中东铁路的不断发展,大批民众的流入,哈尔滨也百业俱兴,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哈尔滨成为了一座时尚、包容、百花齐放的美丽城市。 为了记住哈尔滨的沧桑历史,加强中东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哈尔滨相继建起了铁路主题广场。在哈尔滨车辆厂旧址,建起了爱建火车头广场,那里摆放着中国第一批“蒸汽火车头”;还在中东铁路百年建筑,原“中东铁路俱乐部”旁,修建了詹天佑广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塑像前,耸立起两面记载着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重大事件的锻铜“浮雕墙”、摆放着“解放I型”蒸汽机车、“满铁”绿皮车辆、老式臂板信号机等老物件、还复原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哈尔滨站月台;并利用退役的滨州铁路老桥,向两侧延伸,兴建起了以中东铁路为元素的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公园,其建筑、雕塑、小品等,都与铁路文化息息相关,而且整个公园占地14万平方米,全长3.5公里。。 哈尔滨是中东铁路的见证者,这里的铁路文化,不仅没有被漫长的时间淹没,而且成了哈尔滨的又一个地标符号和城市名片。在中东铁路最大枢纽哈尔滨城市里,永久展示了她的铁路之城的历史魅力,弘扬着哈尔滨的铁路文化,让人们更多地记住整个城市与铁路那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多地了解铁路所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铁路文化,成为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而今,哈尔滨的铁路事业更加发展,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战胜着高寒地带修建铁路的难关,现在更高的目标前进。哈尔滨的铁路文化,也将进入更高、更新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