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425|回复: 19

身边的印记(二)

[复制链接]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边的印记(二)
                             ——北京街头见闻

01 [640x480].jpg
说起北京,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肯定会有诸多的情感。当年文革大串连,全国红卫兵1000多万人分八次聚集天安门广场(西郊机场),先后受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接见。记得那时我在天安门前留下了第一张照片(19669月)。在1971年底,我支边北大荒三年后接到浙江省知青办调令返籍,坐火车到北京弯了一下,也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再就是1995年,我驻北京在秀水街上做丝绸服装生意,从过了春节到8月初,整整半年就住在当时建国门外月河胡同的一家名为德荣旅馆。那年还清早赶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仪式,可怎么也找不到那张照片了,但那天花了10元钱门票,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21年后的今天,我来到北京更是抓紧时间去了一趟天安门,等候了多时才有了这张彩色照片。

02 [640x480].jpg
既然说到了做丝绸服装生意,请允许我再多说上二句。那年我停薪留职是因一同去黑龙江的好同学从深圳创业成功回杭办服装公司,硬是拉我出来帮他先搞内部行政,后跑各地内销。而当时像样的人手不够,一位我们下乡地的虎林人老杜正好到杭州来看望我们,我也就把他一同带到北京去做服装生意了。可惜这位能干的老知青,六年前就离开我们走了,好在我留下了当年他“五一”在天安门前的留影和那年推销用的名片及产品商标。在这里写上几句也算是对他的纪念吧!
当然,找出这些片片牌牌来,更是想当作我新型创作中一种家庭档案的传存,让它留给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看到,看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3 [640x4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赴京参加全国知青出版物及作品展,虽然时间短,去的地方也少,但在乘车或步行之时,我始终拿着卡片机在手,只要看到可以反映京城一些事物的,能写上几句的,我都给拍了下来。这也算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了解与比较,有待于感兴趣的人去思考。
【公共自行车】
03 [640x480].jpg
说起公共自行车,北京应该是全国较早投放的城市,2007年8月开始运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下了基础。可等奥运会一过,北京公共自行车就一度停止了投放,到近几年才又开始了运营,但一直来公共自行车试用率都不高,在大街小巷很少见到有人骑它的身影。我曾问过北京知青,回答是200元的押金不好。
最近,据说一种名为摩拜的单车开始影响北京,传统的公共自行车一般停放在专用的停车桩,而摩拜车不会固定地出现在城市的某个位置。每辆摩拜单车都内置了互联网SIM 卡和 GPS 定位系统,通过 APP 可以查看整个城市的摩拜单车分布,已经注册的用户只要在地图上找到距离你最近的单车,扫描二维码开锁就可以骑走。摩拜与传统的公共自行车最大的不同其实在于还车只要找到路边可以免费停放自行车的白线,手动关上车锁,其他用户就能够在地图上看到这辆车,扫码骑走它。
如此这般,公共自行车又还能骑得多远呢?

04 [640x480].jpg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于2006年投放运营以来,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将其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之中,以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突出的交通两难矛盾大方便了城市百姓的出行,进一步提倡了绿色环保出行。
然而,在北京却很少见到有百姓骑公共自行车的行为,而且在街上所看到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即无车棚,车辆任凭风雨日晒,又无服务岗亭,不方便百姓刷卡、查询。而杭州百姓不但在停车亭上的用IC卡查询机上看自己卡中的余额、还车纪录等,特别是当此点车位已满,还可从中查看最近服务网点的车位情况,从而减少了来回还车的时间。杭州百姓(包括外来人员),一般每天都会骑这种自行车,往往在上下班高峰时,还不太容易租到车呢!现在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站点数已达到3800多个,投放公共自行车8万多辆,平均每天租用量达40多万人次累计租用量达8.5亿次。
虽然如此,但杭州同样也有一种新型的公共自行车将出现,那就是街头会出现一辆辆灰色自行车,车胎用的是醒目的蓝绿色没有链条传动,也不用打气不怕刺破轮胎。市民只要下载一个App,往里充200元押金即可借车,芝麻信用超过750分的人可以免押金,租金为每半小时0.5元。ofo的计价方式有两种,按时间最低每分钟0.01元,算下来每小时0.6元,按里程收费最低标准为每公里0.04元。单人单次在校园里最高2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05 [640x480].jpg
就在我写此帖时,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工作委员会在杭州成立。之所以选杭州,是因为杭城百姓的小红车是国内公共自行车的先头部队,是中国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发源地。天更蓝,风更清,道路不再拥堵,大家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该委员会是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提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主办,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国内公共自行车龙头企业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内最为权威的自行车协会。
届时,不仅公共自行车的龙头企业悉数到场,全国只要具备一定公共自行车规模的城市都将派出代表参加。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领头羊们,比如杭州、北京、太原、武汉、兰州、呼和浩特、深圳、南昌、佛山、嘉兴、南京、临沂、大同、广州、芜湖、苏州、西安、株洲等诸多业界标杆城市都将出席会议。到场的公共自行车城市、生产厂商预计将超过两百家,总之就是中国自行车界的第一大盛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5-6 [640x4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行过街天桥】
06 [640x480].jpg
这次在北京均以乘车为主,途中让我注意到了主要的几条马路上都有过街天桥,这在每个城市并不稀奇。但在京城我看到不少的天桥都挺长挺高的,但大部份真正只是“人行”的,也就是说,要全靠百姓自己的来上下的。而其中也有在后期天桥旁边加装了自动扶梯式的,确实是方便了百姓过街。但最最让人所想不通的是,这些天桥都只能是腿脚正常人可以上下,而残疾人,或坐轮椅的年老体弱者,只能是望“桥”或望“街”兴叹了!
当然,相关部门也是考虑到这一点,难得也看到有那么一座天桥有直式的电梯方便坐轮椅者上天桥,但不是设定了时间,就是关闭或挂着牌维修,这何来的“方便”?

07 [640x480].jpg
而在杭州城区,如今在过街人较多的地段都建有自动电梯人行过街天桥(包括地下过街隧道),不少的都还在天桥上方建造了像廊桥那样的遮阳档雨的棚,尤其是在商场、医院地段还相互间用天桥连接,大大地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和保障了人生安全,更为交通治“堵”而减少了压力。但是,杭州的人行过街天桥(隧道)电梯同样也突显出坐轮椅者不方便过街的现象,存在着不少地段无直上直下的电梯供坐轮椅者上天桥过街,从而造成违章从机动车道过街(有碍人生安全),或靠家人背着上天桥过街的发生(有碍城市文明)。这难道设计、开通、保障坐轮椅者过人行天桥的升降机式电梯真有哪么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7-8 [640x4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10张用完,只有明天再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6-11-25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珍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杭州知青老诸 发表于 2016-11-2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阅读。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9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