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2-22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7-6-3 20:02 编辑
小时候我家住在哈尔滨市道里区顾乡屯上坡,下坡是一片沼泽地,方圆有几十里,与松花江相连。沼泽地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在顾乡屯与四方台之间,沼泽地里有一个直径一二百米的大水泡子,周围还有五六个小水泡子相连,构成了一个袍子群,统称“黑鱼泡”。一来二去老百姓把沼泽地也叫成黑鱼泡了,黑鱼泡成了这片沼泽地的代名词。
老百姓为什么把沼泽地里的水泡叫 “黑鱼泡”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早年有一户打鱼为生的老渔翁,泡子里的黑鱼快让他打光了,泡子里的黑鱼精忧心匆匆。这天正巧老渔翁娶儿媳妇,老黑鱼变作一个白胡子老头前来赴宴,想借机报复。老渔翁笑容满面以礼相待,席间又是敬茶,又是斟酒。老黑鱼被感动了,放弃了报复之心。老渔翁举杯对老黑鱼致歉地问:“我年纪大了,酒也喝多了,竟把老兄的尊姓大名给忘了,惭愧!”老黑鱼拱手回礼说:“老弟,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姓黑,咱们两家是多年的邻居,从今往后希望彼此相安!老弟您多有福啊,今天又娶了儿媳妇,人丁兴旺啊!我家可惨了,快断子绝孙了!”白胡子老头边说边擦泪,老渔翁正想劝慰,猛然白胡子老头一抱拳,化作一缕黑烟飘然而去。老渔翁对白胡老头一番话百思不解?后经一位老道的点拨,恍然大悟!知道白胡老头是黑鱼精变的,前来劝告老渔翁网下留情。从此,老渔翁弃网归田,黑鱼渐渐繁衍生息,大水泡子由此得名“黑鱼泡”。
“黑鱼泡”水草丰茂,三棱草、蒲草、芦苇、小叶章等数不胜数。特别是三棱草从塔头墩子顶部披散下来,像绿发女郎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美极了。野鸭子在塔头墩子筑巢、产蛋、孵仔,孵化出来小野鸭子,三五成群跟随鸭妈妈身后游玩。遇到天敌老鹰袭扰,鸭群迅捷地潜入水底,潜出老远再躜出水面,游哉悠哉。我们小孩子总想捉几只小野鸭饲养,我们猫在水边草丛里,围追堵截,结果一无所获。渐渐我们长大了,会用马尾编结成网,巧妙埋伏在小野鸭游弋的水边,吆喝轰赶,迫使小鸭入网,这招真灵,网住了两只,抱回家放在废弃水缸里养着,还放进几条小鱼喂食,小鸭子不吃不喝,“呱呱”叫找妈妈,几天后有飘浮在水面一动不动了。小野鸭子死了,我们心里很难过,家长知道了,数落我们“作孽”。遭到大人的训斥后,再也不敢去残害小性命的事了,就连野鸭子蛋也不敢捡了。
“黑鱼泡”是鸟雀的乐园。有成群的大蹼翩翩起舞,繁衍生息。我们一般不去惊忧它们,它们也就不太怕我们,人鸟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可是有些猎人,却来这儿打猎,枪响禽落。一天在深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蹼,我们捉住了牠。那家伙可真大呀,翅膀张开比我们两胳膊申开还长,牠的力气也大,费了挺大的劲儿才把牠按住,用青草拧成的绳子把牠捆绑起来,轮班抱着回了家,用秤一称七斤多。有路人看见了要买走,杀了炖了吃肉,我们说什么也不卖。我们每天去捉小鱼喂牠,还采接骨草捣碎敷在大蹼翅膀的伤处,过了些日子大蹼伤痊愈了。我们选了一个响晴的天,把大蹼装在麻袋里,把牠背回捉牠的地方,把牠放到草地上,牠看着我们不飞!舍不得离开我们,在我们几次轰赶下,牠慢慢扑打翅膀飞走了。
“黑鱼泡”究竟有多深没有人敢游到泡子中心去探底,有的人说泡子中心是个无底洞,有人说泡子中心是个大泉眼,谁也说不清?“黑鱼泡”鱼类众多,以黑鱼最多,大黑鱼有一米多长,当天气晴朗时,有的黑鱼游上沙滩边晒太阳,听到响动“咚咚”跳进水里。大黑鱼还会发出“哞儿!哞儿!”的叫声,像牛叫,特别响,传的远。这叫声还能预报天气,每当天空出现乌云,哪怕只有几朵儿,若听到“哞儿!哞儿!”叫声,就预示快要下雨了;有时既使天空乌云密布,若没听到“哞儿!哞儿!”的叫声,雨也下不来。小孩子们也听到过“哞儿!哞儿!”叫声,赶快往家跑,进了家门,雨准下了。
“黑鱼泡”“哞儿!哞儿!”叫声是黑鱼还是别的动物发出来的,很多人想弄清楚?这天,有几个苏联老毛子想探个究竟,他们身穿胶皮衩裤,手端猎枪,牵着猎狗,转来转去,不间断地放枪,惊吓的禽鸟们在天空盘旋,不敢归巢!也没什么结果。后来听大人们说,有人在报纸上撰文说:黑鱼泡听到的“哞儿!哞儿!”声,是一种水鸟在气压变低时发出的一种叫声,这种解释似乎有点道理。
“黑鱼泡”伴随我们小孩子一年一年长大,突然一天老百姓传说黑鱼泡要改造了!《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这里正式确定为群力新区。我恋恋不舍地站在顾乡坡上,举目坡下,眼前一片片基建工地,推土机、挖掘机的、残土车、往来穿梭,到处沟壑纵横,沙堆遍布,灰尘滚滚,一座座钢筋水泥建筑拔地而起。美丽的“黑鱼泡”湿地不见了踪影,消失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