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399|回复: 32

重走知青路相聚创业农场纪实

[复制链接]
园林 发表于 2016-8-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园林 于 2016-8-4 17:06 编辑

           重走知青路相聚创业农场纪实
                    文/园林            
    2016713日,韩卫光,刘纪林,孙金荣、孙凤云和吴桂森一行五人,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奔赴我们的第二故乡六师六十一团创业农场,重走知青路,寻找当年的记忆。
    713日下午四点半的火车,大家提前到了哈滨江站。五十年了,怎么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有变!还是五十年前的老样子。那候车楼、进站检票口、进入站台的铁皮楼道。有所不同的是,楼房粉刷得崭新,四周绿地生机盎然。看到这里的一切,给了我们回忆的理由、、、、、、五十年前的1966712日,哈尔滨市165名天真无邪的十六七岁少男少女,在家人、同学、老师、亲人的护送下,就是在这里上火车离开哈尔滨,踏上了人生路。(那是我们去三师三十一团曙光农场,两年半后我们几个先后去了六师六十一团。)站在站台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回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就是触景生情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欣慰地笑了。转眼五十年,流年半世缘,去时正年少,如今已苍老。回忆知青路,苦累放一边。青丝变白发,岁月邑流年。
    K1883次列车载着我们的情,载着我们的爱,更是载着我们无怨无悔的半生缘,再回首看看当年的北大荒,回味那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那开发创业农场,建设创业农场,开拓进取的日日夜夜,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有太多的回忆了。
        
                                              (一)
    714日凌晨三点半,列车晚点一小时进站。早已等在那里的李福勋走向前来接站。他是创业农场建点的元老李勤的二公子,今年五十岁了。福勋开着他的越野车拉着我们一转眼就到家了,当我们看到当年风风火火,为人厚道憨实的李勤躺在特制的病床上,不会说话不会表达时,我们来的所有人都落泪了。福勋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所有的活动都是他和哥哥,姐姐们来帮忙。出门去医院、楼上楼下背着老爸的事都是福勋一人担。多么孝顺的孩子啊!
    吃过福勋为我们安排的早餐,留守知青刘书清和吕淑华夫妇过来了,我们一同去看翟淑芬和杨义夫妇。翟淑芬是六六年下乡的哈市知青,杨义是本地人。看到杨义也是活动不便,说话不利索,我的心里又是一震。这都怎么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几年没见怎么都变成这样了?李勤快八十岁了由情可原,杨义跟我们是同龄人啊!究其原因,他们都是酒仙啊,是喝酒害了他们。
    看到以上两个人的变化,我的心里很为他们惋惜。曾几何时杨义是一位多么好的人啊,才思敏捷,会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一辈子也是艰苦创业的典范啊。李勤是团部车队的解放牌大汽车的驾驶员,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啊。多么希望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啊!多么希望他们都能腿脚利索地走在我们的队伍之中啊。
    创业农场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一排排洋房林立,一片片园林绿地勃勃生机,一条条柏油马路宽阔深远,新建的世纪大道敢与哈市的中央大街媲美。
福勋告诉我,我们创业农场的人均生活质量跟北京人的生活质量是划等号的。看看创业人的生活,我们来自哈市的知青人自愧不如啊。
                        (二)
    福勋驱车把我们带到他的承包水稻田里,哇!那一大片水灵灵、绿莹莹、正在拔节向上水稻田,看得我们赏心悦目。
    看那里还有小鸭子,田边地头还种植了玉米、豆角、黄瓜、苦瓜、大葱、西红柿。围栏里施养着一群家鸡,三黄鸡、小乌鸡应有尽有。门前停放着汽车、农用车,库房里摆放整齐的农用工具一应俱全。再看农舍里,更是干净整齐,锅台灶脑收拾得亮堂堂的。一看就是农家院里的好把式。福勋告诉我们,这片水田400多亩,是他的承包田。他雇了一家夫妻两口子在他家的水田里干了5——6年了。关系处得像一家人,吃穿他们都给准备着。如今的创业农场几乎100%地机械化作业,找不到当年小镰刀割水稻的迹象,更找不到人工拿打草的影像,杀灭杂草用飞机机械化作业了。
    今非昔比呀,国营农场的职工们,如今都成农场主了,福勋就是缩影。如今的创业人日子过得多滋润,到了年底就剩下点钱了。
                            (三)
    7月15日,我们又迎来了七连的北京、天津和哈尔滨十三位老知青。创业农场的领导得知,我们七连回来十八位三地知青,特派厂办张主任和郭亚楠部长接待大家。
    下午,郭部长带领大家参观创业农场建场史,大家纷纷签名留念。然后又去游览创业人民公园,每到一地大家就拿出手机相机摄影拍照。不用在此坠笔,图片最说明问题。公园建设得更是功能齐全,水体、假山、帆船、九曲回廊、喷泉、长廊、草坪、绿地、乡土树种一应俱全。尤其那雄伟壮观的帆船,象征着创业农场蒸蒸日上,一帆风顺啊!在其他城市里能看到的名贵树种,在这里也能看到。彩色树种也参与其中,大片的白三叶草坪正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白花,煞是好看。剪型树篱整齐划一,有序地隔断着绿地。还有那怪石有意无意地伫立在其中,自然景观随处可见。
    晚上5点,厂办领导在贵宾接待食堂为我们设晚宴。丰盛的宴席上,张主任代表农场领导欢迎我们回娘家,并简短地介绍了一下农场的情况。说句心里话,这些年轻的场领导面容都很生疏。可是他们的热情着实让我们感动,农场承认我们老知青是当年的创业者,非常认可我们当年为农场所付出的汗水、心血甚至生命。农场张主任衷肯的话语,让在坐的老知青们感动。郭部长辛苦一下午,陪着我们并给我们讲解农场的创业史和农场未来的远景规划。还特别强调了农场那一片400多户的别墅区,那里的别墅群的确规模宏大。堪称全国第一!
    我只有五多年没有回来,等再过几年回来,咱们的第二故乡不知道还有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四)
    留守知青刘书清和吕淑华夫妇,他们一个是北京知青,一个是哈尔滨知青。共同的家庭不良条件,他们选择了留守。每一次回农场看到他们乐观的心态,真为他们高兴。刘书清说:“今年孩子让我们回哈尔滨买房子,我们一打听,哈市不算太市中心的房价都在五千元以上,没有20——30万元是买不下来的。我们一合计,不回城市去住了,这辈子就在农场呆着了。”好心态!我感觉在农场无忧无虑的确不错。这次没有机会去他们的新居参观,很遗憾。下次一定去,刘书清夫妇别怪我吆。
    同样留守的翟淑芬夫妇就没有你们乐观了,主要是老翟的丈夫有病缠身。不过看到老翟吃斋念佛的举动,我想这也是消遣解忧的好办法。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五)
    7月16日我们一行五人去了创业农场,我们五人共同的老朋友赵锦河及他的三个孩子接待了我们。
    赵师傅的老伴不在了,他今年80岁了,与女儿翠云夫妇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和谐令人羡慕。赵师傅每天起早去公园锻炼身体,老爷子越老越精神。听孩子们说,还在广场上打头跳广场舞呢!好汉不减当年勇啊!当年就是一位身手不凡之人,木工活计制作的好。可以用心灵手巧来形容。一身名牌服装是女儿孝心的表现,按照赵师傅的话说,她们给买啥就穿啥,内心的骄傲溢于言表。两个儿子更是孝顺,老大赵碧海今年55岁了。过去是建三江粮库的党委书记,哦,就是拍摄电影《天下粮仓》的原址。老二赵青峰是农场主,自己承包着四百多亩土地种水稻。他们的日子都过得很殷实,家家都有小汽车,还拉着我们去了同江游玩。
    夜晚孙金荣、翠云和我住在了青峰家里,清早4点不到我就起床了,打开窗帘,站在五楼凉台上,三江热电厂的全貌映入眼帘。虽然的逆光,我也急不可耐地拍摄了下来。建三江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市建筑,没有一点农场的面貌。到处是新鲜的精致,到处都是现代化的装备。偌大的建三江人民广场就有上万米大,到了晚上广场上人山人海,唱歌的、跳老年广场舞的、跳年轻人的水兵舞的、跳交谊舞的、还有长长扭秧歌的队伍,刘纪林和赵锦河也乐呵呵地参与在里面。看那边,打篮球的、打羽毛球的、健身的、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这哪里是什么农场啊?这就是一个新型的大都市啊!
找不到农场昔日到处烂泥潭,下晚小咬蚊子来上班成为历史。百姓文化生活贫乏的日子一起不复返了,今非昔比啊!
                              (六)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叨扰好朋友、好战友多日。家里的长途电话一个接一个,还是选择悄然离去吧。客走主人安啊!
     农场的领导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农场的大发展、大变化我们都看到了。我们一行五人来创业农场几天来,去了同江三江口,又去了黑瞎子岛两江口,亲人们几日来一直陪伴左右。这一次回故乡省亲我们不虚此行。
    17号晚上韩卫光、刘纪林、孙凤云和我,乘坐K1884次列车返回哈市。因为没有买到火车票,是韩卫光的外甥把我们送上火车,到车上我们补到了卧铺票,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老知青啊。
    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大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共筑中国梦,我们的国营农场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创业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家家住洋房,门前小花园,吃饭去食堂,游玩去广场,正在大踏步地向共产主义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山 发表于 2016-8-4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寻走过的路,纪实写得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园林 发表于 2016-8-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6-8-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访记实,情真意笃。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6-8-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北大荒人 发表于 2016-8-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繁荣富强景象,不虚此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园林 发表于 2016-8-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山 发表于 2016-8-4 17:15
探寻走过的路,纪实写得很精彩!

是的,我就是感觉今年去建三江不虚此行。农场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们的国家对国营农场的重视,看到了我们创业农场已经提前进入小康水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园林 发表于 2016-8-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帆 发表于 2016-8-4 18:34
回访记实,情真意笃。点……

谢谢罗帆网友点评支持,问候夏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园林 发表于 2016-8-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园林 于 2016-8-4 20:15 编辑
向东 发表于 2016-8-4 19:07
欣赏佳作


谢谢向东老师一贯支持,祝福健康快乐!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图片几次都发布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园林 发表于 2016-8-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荒人 发表于 2016-8-4 19:54
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繁荣富强景象,不虚此行!好!!

谢谢点评支持,农场今非昔比了。我们看不到往日的老农场的景象了,完全是一个新型现代化的新城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