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0-29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第十二章、赫尔辛基奥运会
第15届奥运会,于1952年在北欧的“千湖之国”、芬兰的最大港城赫尔辛基举行,光临本届大会的有113万多人。在百年奥运史上的前50多年中,芬兰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对世界体育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因而能举办这届大会是顺理成章的。
这届大会有149枚金牌,供69个国家的4925名选手(女队员518人)争夺。首次参赛的有巴哈马群岛、加纳、危地马拉、中国香港、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荷属安的利斯群岛、泰国和南越。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联邦德国也首次应邀参加了奥运会。
即将卸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瑞典人埃德斯特罗姆把赫尔辛基大会称为是“组织的大会”。原来承办1940年奥运会的日本由于发动侵华战争,国际奥委会逐将会址从东京改至赫尔辛基,所以早在1940年前,赫尔辛基就已着手准备奥运会了。因而,赫尔辛基大会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组织的确实十分出色。
赫尔辛基,亦名赫尔辛福,是芬兰的首都和北欧的主要海港,始建于1550年,是北欧的一座历史古城,位于芬兰湾的北岸,三面环海,市内多白色花岗岩建筑,故有“北方白色城市”之称,市区总面积448平方公里。赫尔辛基靠近北极圈,冬天最长的夜晚可达19小时,每年的6—7月几乎没有黑夜,6月22日至25日是仲夏节,全城人民欢庆赫尔辛基的“不夜日”。赫尔辛基建筑风格独特,代表性建筑为赫尔辛基火车站和国家学院,市内塞内特广场是欧洲最美丽的广场之一。
芬兰这个北欧小国人口不多,幅员不大,但体育运动相当普及,在冬季、夏季奥运会上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当它获得举办奥运会后,人群雀跃,举国上下投入了准备工作,赫尔辛基当时只有40多万人口,预计大会期间世界各地的客人、新闻记者、旅游观光者、运动员和体育官员等将达到7万人以上。无疑对这一不大的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芬兰周密的考虑了城市建设、住宿、交通和食品供应等问题,并且都作了妥善的安排。此外,他们还扩建了体育场,修建了各种比赛用的各类场馆。
第15届奥运会当时共有9个城市申办,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在斯德哥尔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各个城市都派来了由市长亲自率领的代表团游说,气氛相当热烈。当时申办的城市还有阿姆斯特丹、雅典、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桑、费城、斯德哥尔摩和芝加哥9个城市。通过投票表决,赫尔辛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赫尔辛基大会是现代奥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届,如果把1896年至1912年的前5届奥运会作为第一阶段;1920年至1936年,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5届奥运会作为第二阶段的话,那么战后自1948年开始的第三阶段,其真正起点完全应该说从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始算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奥林匹克主会场(代表团一行40人,包括游泳、篮球和足球队,但由于受阻迟到,仅有一人参加了游泳比赛),欧洲体育大国苏联首次参赛,就向美国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在全部的17个大项目的比赛中共夺得72面奖牌。苏联的体育运动水平在战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上届奥运会不知什么原因,苏联并未参赛,本届奥运会苏联的体育运动更加成熟。20世纪50年代,苏联运动员创造的国家纪录,有很多已接近或达到以及超过奥运会和世界纪录。战后的德国也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
7月19日,大会开幕式在雨中举行,苏联体操大师朱卡林一人独得4枚金牌,然而,被公认的英雄则是扎托倍克,他一人获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比赛的3项冠军,这就是人们把赫尔辛基大会称为“扎托倍克奥运会”的惟一原因。
★冠军夫妻。30岁的捷克斯洛伐克长跑家扎托倍克在5000米比赛获胜半小时以后,他的妻子丹娜·扎托倍克娃以50.47米的成绩夺得女子标枪冠军,同时破大会纪录。一对夫妻比翼夺冠,又是在1952年7月24日的同一天,这在奥运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更近于传奇色彩的是,这对夫妻都生于1922年9月19日,只不过丈夫扎托倍克大了6个小时。扎托倍克在本届的比赛中大显身手,还获得了10000米和马拉松比赛的2枚金牌,是本届奥运会田径赛中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当时扎托倍克把马拉松成绩提高到了2小时23分3秒2,鉴于他的丰功伟绩,他被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之一。上届奥运会,他就获得了10000米的金牌和5000米银牌。
下届墨尔本奥运会,34岁的扎托倍克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第六名。15年中他18次打破中长跑世界纪录,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万米“29分大关”的运动员。2000年11月22日,这位在八天内连夺奥运会3枚金牌的捷克斯洛伐克田坛巨星在布拉格不幸病逝,终年78岁。同年12月6日,扎托倍克的葬礼在布拉格隆重举行,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出席了葬礼。在扎托倍克的灵柩上摆放着4枚奥林匹克金质奖牌和1枚顾拜旦奖章。
★特大丰收。本届奥运会可以说是大面积丰收的一次运动会,以破世界纪录为例,举重5项、射击2项、游泳1项,田径更是突出,男子全部24个项目都打破或平奥运会纪录。其中三级跳远、链球、10项全能和4×100米接力均为世界纪录;女子9项,有8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其中200米、80米栏、铅球和4×100米接力的成绩都是新的世界纪录。有的项目一破再破,如女子铅球,破奥运会纪录的为21人次,男子3000米障碍为16人次,链球为13人次,等等,这在奥运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也说明,长期战争的影响已逐渐消失,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优秀选手已涌现在世界体坛。如果说以往的历届奥运会中有过以努尔米、欧文斯、范尼为英雄的奥运会,则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杰出人物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伟大长跑家——有“人类火车头”之称的扎托倍克。
★金牌之家。匈牙利水球运动员加马蒂在本届奥运会上,与队友一起并肩作战夺得了水球比赛的金牌。1956年和1964年的奥运会加马蒂又连续代表匈牙利队参加水球比赛,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水球比赛和个人连获3届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早在1948年奥运会上他就获得了水球比赛银牌,1960年奥运会还获得1枚铜牌。加马蒂5次光临奥运会,届届不空手,共获得5枚奖牌,这一纪录至今无人能及。此外,他还率领匈牙利队分别夺得1954年和1962年的两届欧锦赛冠军。加马蒂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水球运动员,他也是“世界上最快的水球手”,非常灵巧,能够胜任后卫和前锋任何一个位置,他在水中100米可以游出58.5秒好成绩。在匈牙利他被视为民族英雄,作为匈牙利国家队的主教练加马蒂还率队夺得了1976年奥运会的水球金牌,之后,他成为了匈牙利国会议员。1952年加马蒂与奥运会女子蛙泳冠军瑟克雷结成伉俪,他们的女儿安德丽亚在1972年奥运会上夺得过仰泳比赛银牌,他们的女婿是1968年奥运会皮划艇冠军赫兹。
★体操大师。苏联31岁的体操大师朱卡林大器晚成,在男子团体和个人全能的比赛中,朱卡林技压群雄,夺取体操比赛的最重要的2枚金牌。在跳马和鞍马的激烈竞争中,朱卡林发挥出色,以极其稳健的编排动作和老练成熟的技艺获得金牌。朱卡林是本届惟一获得4枚金牌的运动员,他的成长,颇不平凡。青年时代,战争使他想在体坛一展才华的梦破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朱卡林是囚禁在德寇集中营里身穿10491号囚服的苏联红军战士,后来,被苏联游击队营救出虎口,才得以逃生的。他在战后一直坚持进行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直到进了国家队接受正规训练,才如鱼得水,成为20世纪50年代叱咤风云的国际体坛新闻人物。朱卡林33岁时,在罗马还夺得世界锦标赛桂冠,1956年的奥运会,他带伤上阵,战胜了比他年少10岁的日本名将小野乔,蝉联了个人全能金牌,并且还夺得了团体比赛和双杠比赛的2枚金牌。
★最辉煌的一刻。1952年7月19日,第15届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观众看台上座无虚席,赫尔辛基细雨霏霏。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观看奥运会的热烈情绪,百年奥运史上的一大奇观在霏霏细雨中呈现。当阔别田坛多年的百年奥运英雄、当时已55岁的芬兰长跑巨星努尔米,手持最后一棒火炬跑进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高呼“努尔米!努尔米!”努尔米一边频频点头一边向观众致敬。当他登上了263英尺的高塔,亲手把火炬交给了已63岁的芬兰田坛长跑先驱科勒迈宁,科勒迈宁亲手点燃了奥运圣火,大会进入了高潮,掌声,欢呼声和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火焰,使人们沉浸在狂热的气氛中,这也是两位百年奥林匹克传奇人物最后一次正式登上奥运舞台。
★南美跳王。1951年巴西运动员达西尔瓦在男子三级跳的比赛中,以16.01米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在本届奥运会的三级跳远比赛中,竞争激烈,好手云集,不畏强手的达西尔瓦两次试跳时,竟达16.12米和16.22米,不仅获得金牌,还把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1厘米,让日本人保持多年的优势项目从此宣告结束了。回国后的达西尔瓦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继续加倍苦练,4年以后的墨尔本大赛是他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再次蝉联了冠军。
1960年以后,他从事演员和法律等工作,对歌舞十分精通,也是巴西著名的舞蹈家、歌唱家,他主演的电影《黑色歌手》曾在中国放映。
★标枪之父。为了纪念“芬兰标枪之父”雅尔维宁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由著名设计师林德格伦和延蒂设计的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场美观大方,样式新颖独特,观众容量7万多人,跑道长度是400米,大运动场的塔楼高度为72.71米,这个白塔的高度正是20年前雅尔维宁在第一次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成绩。在大运动场外,时值今日,人们还可以看到芬兰的另一位长跑巨星努尔米跑姿的全身青铜塑像,它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努尔米昔日驰骋奥运会田径赛场的雄姿。这两座宏伟壮丽的建筑物,也是芬兰作为“标枪之国”和“长跑之乡”的象征。
★奥布莱恩式技术。美国运动员奥布莱恩获铅球冠军,他在20世纪50年代书写了世界铅球发展史,创造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奥布莱恩式技术”。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以17.41米创大会纪录,1956年奥运会以18.57米再创纪录,两获金牌。1960年奥运会以19.11米获银牌,1964年东京奥运会以19.20米获第四名,他曾10次创造铅球世界纪录。
奥布莱恩于1932年1月28日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身高1.90米,为人谦逊,喜欢钻研技术。他发现在直径2.135米的投掷圈内,凭借现有的推球技术是不能发挥速度和力量的,能不能加长人体运动的工作距离呢?于是他在家中院子里用粉笔画了一个投掷圈进行练习,反复地琢磨新的推球技术。在比赛中,他采用了自己所创的背向滑步新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美国运动员在20世纪50、60年代为世界铅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世界纪录提高了将近3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奥布莱恩的背向滑步推球技术开创了迅速提高成绩的新时代。
此外,田径还有两个人物值得一提:一是匈牙利运动员切尔马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链球“60米大关”的人,并开创了这项运动的新纪元;二是美国人理查兹是撑杆跳高使用“钢杆时代”的重要代表性人物。
★错位冠军。在男女11个游泳项目的激烈竞争中,美国队实力强劲,大出风头,拿走了8枚金牌,而在男子项目丢失的2枚金牌中,有1枚被澳大利亚运动员戴维斯以2分34秒4的好成绩,在200米蛙泳中获得。然而,戴维斯在比赛中的全部姿势是用蝶泳动作游完蛙泳比赛的,这在今天看来,他的作法简直太可笑了。鉴于这一情况的出现,奥运会结束后的1953年,国际泳联才作出规定,把蛙泳和蝶泳区分为两种比赛方式进行。
★子偿父愿。1952年奥运会的男子10000米单人划艇的金牌,被美国运动员弗兰克·黑文斯夺得,这本不是什么新闻,故事的妙点在于弗兰克·黑文斯的父亲比尔·黑文斯,他曾为了儿子弗兰克·黑文斯丢失了1枚宝贵的奥运会金牌。1924年,在巴黎奥运会前夕父亲黑文斯入选了美国赛艇队,准备参加第8届奥运会的男子8人单桨有舵手赛艇比赛。但是,在去巴黎参加奥运会之前,黑文斯却不得不告别自己的队友,陪伴着妻子留在家里,因为他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就要诞生了。在这届奥运会上,美国赛艇队夺得了冠军,父亲黑文斯也因此与金牌失之交臂。28年后,当年令父亲放弃参加奥运会的儿子夺得了金牌,子偿父愿。
★冠军部长。美国队几乎拿走了所有短跑项目的金牌,但在1500米的竞技中,美国人却一败涂地。赛前,不被人看好的不知名的卢森堡选手巴尔特尔高歌猛进,从预赛到决赛都正常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一路连战连胜过关斩将,以3分45秒2的优异成绩战胜所有选手,首到终点,登上冠军领奖台。有趣的是,这位奥运会冠军在以后的几年里,当上了这个欧洲“袖珍小国”的能源部部长和环境部部长,卢森堡人常叫他“冠军部长”。
★小欧文斯。在男子田径的比赛中,美国29岁的迪拉德向110米栏的金牌发起了冲击,他的同伴戴维斯虽然在比赛中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迪拉德还是以13。7秒的成绩首到终点,终于得到自己渴望已久的金牌。在随后进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的比赛中,迪拉德和队友蝉联了金牌,并将自己的奥运会金牌增加到与百年奥运英雄欧文斯相同的4枚。迪拉德8岁开始练跨栏,他是欧文斯的崇拜者。在一次夏令营中,他有幸遇见偶像欧文斯,并得到欧文斯赠送的一双跑鞋。那时,他就下决心要向欧文斯一样去奥运会。
1947年到1948年,迪拉德在自己的强项110米栏的比赛中,保持82场不败,并且还保持着当时的世界纪录。然而,在全美奥运会选拔赛上,迪拉德在强项110米栏丧失了奥运会参赛资格,好在100米短跑中名列第三,才得以参加上届奥运会。上届伦敦奥运会时,他以10。3秒的成绩跑完100米,夺得他自己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接着又和队友一起赢得4×100米接力的金牌。在110米栏的赛场,迪拉德有力使不上,世界一号跨栏选手只能坐在观众席上。本届奥运会,证明了迪拉德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跨栏王”。
★“袋鼠”得冠军。田径赛场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400米栏金牌得主是美国的穆尔,他在6岁时因骨折被医生往腿部移植了一块袋鼠皮,是袋鼠把天生的弹跳力遗传给了他,穆尔以50.8秒夺魁,并打破了大会纪录。尽管如此,穆尔仍是个技术创新者,因为他是第一个采用了13步栏间节奏的跑法运动员。跳高比赛争夺的并不激烈,美国选手戴维斯以2.04米得金牌,其实他的水平并不高,因为他的身高恰恰也是2.04米。
★业余拳击手。在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连续获得拳击比赛“三连冠”的运动员是匈牙利选手帕普,他在中量级拳击的比赛中创下的连续获得3枚金牌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1948年伦敦奥运会时,帕普参加了73公斤级的拳击比赛,获得了他的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本届奥运会,拳击不设73公斤级的比赛,他又参加了71公斤级的较量,再次夺得金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他蝉联这个项目的金牌,战胜的是美国选手托雷斯,这位选手后来成为世界职业拳击比赛的冠军。
此外,他还在1949年和1951年两次夺得欧洲业余拳击比赛的冠军。1965年匈牙利政府撤消了帕普参加职业比赛的决定,年龄已大的帕普也失去了成为世界职业拳击比赛冠军的机会。1971年后,帕普开始担任匈牙利国家拳击队教练。
★悲惨世界。在拳击比赛中,瑞典选手约翰松打得被动,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反击之力,最后连招架之力也没有了,因而被取消了比赛资格,直到14年之后的1966年才被补发到银牌。而美国选手获得了拳击比赛10个级别的半数金牌,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其中,重量级冠军桑德斯几乎没费什么周折,便打败了所有的对手,登上了冠军宝座。他后来转为职业选手,终于碰到了致命的克星,1954年被打死在拳台上。成为第一个殉职在运动场的奥运冠军。
★峥嵘显露。首次参赛的苏联体操男、女队共获得9枚金牌,占苏联代表团所获金牌数的三分之一还多。除男、女团体和个人全能的4枚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外,苏联队还获得男、女个人单项的5枚金牌,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体操强国。其中,女运动员格罗霍夫斯卡娅获得2枚金牌和5枚银牌,成为本届大会获奖牌最多的女运动员。在百年奥运赛场上,苏联体操队为前苏联赢得的奖牌所作的贡献最大,是苏联队在过去的奥运赛场上的一支夺金的主要集团军。
★投掷名宿。苏联的投掷女将们在本届奥运会上发挥的也是淋漓尽致,她们拿走了铅球、铁饼和标枪3个投掷项目中全部9枚奖牌中的7枚,只有扎托倍克的妻子丹娜·扎托倍克娃在标枪比赛中能与苏联女选手一争高低。苏联著名女投手齐琳娜在7月26日恶劣的天气和不利的气候条件下,仍将铅球推出了15.28米,创造了她本人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
齐琳娜当时21岁,是个无名鼠辈的运动员。1956年奥运会,她再以16.76米的成绩创造世界纪录。至此以后的20多年中,她韦编三绝、卧薪尝胆8次创造世界纪录,雄霸女子铅球赛场,几乎战无不胜,成了世界女子铅球赛场上的一位传奇式的大人物。
★超级选手。于1923年出生的前苏联田径和排球运动员丘吉娜,身高1.83米。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丘吉娜获得女子跳远和标枪比赛2枚银牌。1953年,丘吉娜还以4704分的成绩创5项全能世界纪录;1954年,她在基辅以1.73米的成绩创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55年,在莫斯科又以4750分的成绩再创5项全能世界纪录。1946年到1960年她多次在世界大型比赛中获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此外,她还是苏联女排主力扣球手,弹跳高、力量大、高打重扣是她的拿手好戏。1952年、1956年和1960年她率领苏联女排3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男女同场竞技。丹麦女运动员哈尔特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参加了一向由男运动员参赛的马术比赛,并且获得了盛装舞步个人项目的银牌。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特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证,并且腿部还留下了残疾。在本届奥运会的比赛时,哈尔特还怀有身孕。因此,当时人们都称她为“不是冠军的冠军”。并且从此开始,奥运会上的马术比赛均为男女同赛。
4年以后的墨尔本奥运会,因为澳大利亚法律规定马匹不准进入该国境内,马术比赛被安排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哈尔特虽然需要别人的协助上下马,但仍然夺得了她的第二枚奥运会银牌。
★功勋教练。苏联功勋教练阿尔盖耶夫,在奥运史上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这位12岁就开始练体操的功勋教练员,20世纪50年代曾到中国执教,为中国的体操运动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尔盖耶夫执教生涯漫长,头脑反应灵敏,注重科学训练,曾培养出40多位世界一流选手,在奥运赛场上他培养的运动员共夺得59枚体操奖牌,令全世界的教练员感叹不已。阿尔盖耶夫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仍在俄罗斯培养少年选手。
★精彩瞬间。初涉五环城的苏联女选手出手不凡,8次获全苏冠军的罗玛什科娃在铁饼赛中取胜,成为苏联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4年以后她只得铜牌,在又一个4年过后,她再一次夺回金牌。
一雪前耻的牙买加队,在径赛中成绩依然突出,这次由上届抽筋的温特、莱恩、麦肯利和罗登出战,他们以3分03秒9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并从美国人手中夺回了金牌。
巴西的达西尔瓦为本国首次夺得三级跳远金牌,并且成绩出色,两次都跳出了16米开外,均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创造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美国男队没有像上届那样,获得游泳的全部金牌,本届只得了6枚中的4枚,女子比赛的结果更令人惊异,美国女队惨不忍睹,连战连败,1金未得。
摔跤比赛苏联队成绩突出,共获6枚金牌,是获摔跤金牌最多的队,古典式87公斤以上级冠军科特尔斯,不仅是摔跤能手,而且还是苏联链球的全国冠军。
美国是拳击赛中金牌最多的得主,拿了4枚金牌。但诺夫·李获得81公斤的冠军却颇出人们的意料,他是因为参加该项目的队员患病而临时取代参赛的,不仅降了6公斤的体重,而且还打出了非常充沛的体力,技艺也非常出众,最终还得了金牌,被授予维拉·巴克比杯。
体操比赛会聚了世界一流好手参加。由于前苏联的参赛,这些一度在奥运会称雄的选手失去了昔日的优势。从此开始了苏联居主导地位的年代,男女15个项目,苏联共夺得9枚金牌。
男、女游泳比赛的所有11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全部被刷新,曾在1932年和1936年两届奥运会上称雄的日本男队,成绩大不如前,这次只获得了3枚银牌。
毫无名气的匈牙利女队,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4枚金牌,并在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创造了4分24秒4的世界纪录,这也是本届游泳赛中创造的惟一的一个世界纪录。
澳大利亚队在女子田径的比赛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杰克逊在100米和200米短跑中两次夺魁,并以23.6秒和23.4秒的成绩两次平、破世界纪录。另一位选手斯特里克兰也在80米栏的比赛中,破纪录得金牌,4年之后的奥运会她又卫冕成功再获金牌。
跳水金牌全部归属美国,男子跳台冠军塞尞尔是美籍朝鲜人,他在下届奥运会上蝉联金牌。女选手麦考密克重复了上届德佛雷斯的成就,成为跳板和跳台双料冠军。
举重吸引了41个国家的140名选手参赛,美国继续保持优势夺得7个项目中的4个冠军。首次亮相的苏联队成了另外3枚金牌的得主,表明它将是今后举坛上的一支强大的力量。上届奥运会突破美国囊括金牌的埃及队,1金未得,并从此失去了在这个项目上的优势。
法国男子花剑选手多里奥拉夺得花剑团体和个人赛的2枚金牌,1956年奥运会蝉联个人赛金牌,这位剑坛名手在1948年至1956年的3届奥运会中,共获得4枚金牌和2枚银牌。
意大利队在男、女击剑的比赛中,取得了与上届一样的成绩,再次获得3枚金牌。
★新中国首次参赛。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迎来了第15届奥运会,而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两天,中国奥委会才正式接到邀请的通知。当中国奥委会组队并到达赫尔辛基时,奥运会已接近尾声,只有游泳运动员吴传玉赶上了男子100米仰泳的预赛,他以1分12秒3的本人最好的成绩创造了全国纪录,但未能晋级下一轮的比赛。篮球队和足球队已错过了预赛的机会,只能与当地的球队进行友谊比赛。这次带队的是荣高棠,奥林匹克村第一次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
★埃德斯特罗姆。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任期7年,即1946年至1952年,瑞典人,动力工程师。大学时期喜爱田径运动,是瑞典短跑纪录创造者,20世纪20年代瑞典体育领导人,积极参与筹备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倡议成立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在1912年至1946年任奥委会主席。1920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1921年任执行委员,1931年任副主席,1942年拉图尔去世后任代主席,1946年当选主席,1952年后任名誉主席,直到1964年去世。
足球决赛,匈牙利队获得冠军。苏联体操一鸣惊人,预示着常胜时代即将到来。大会于8月3日闭幕,14项世界纪录被打破,47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大会期间,虽然气候不佳,不时遭到寒冷和风雨的袭击,但仍然是一次成功的运动会、高水平的运动会。美国仍保持了金牌总数领先地位,获得40枚金牌、19枚银牌、17枚铜牌名列第一名;前苏联步在其后,获得22枚金牌、30枚银牌、20枚铜牌名列第二名,但计算前6名团体总分,美、苏两国均为490分,平分秋色。赫尔辛基奥运会揭开了新的篇章,进入了美、苏两个体育强国抗衡的年代。匈牙利获得16枚金牌、10枚银牌、15枚铜牌名列第三名。
由于芬兰人的不懈努力,和他们对奥林匹克所作的巨大贡献,大会无疑是成功的,受到奥运史家们的普遍称赞。
(待续 不得转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