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12-15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齐梦 于 2016-5-21 15:16 编辑
《哈尔滨宗教建筑知多少之基督教》
1901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基督教会,这标志着基督教已经传人了哈尔滨。
东北沦陷初期,哈尔滨的基督教会基本上把持在英、美、和丹麦等外国差会手中。他们并以哈尔滨市为基地,掌控着北满各大基督教会。
1940年,日美关系紧张,在哈尔滨建立的基督教会被日本帝国主义所控制,西方传教士开始撤离回国,全市基督教教权操纵在亲日牧师金玉清等人手中,为日伪反动政权服务,遭到百姓唾弃。
1946年,哈尔滨解放。市委、市政府积极团结基督教大多数牧师和教徒,引导基督教教会逐步走上了爱国独立的正确道路。1950年底,教会广大群众积极支援抗美援朝,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教会走上正轨,教徒们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
可惜,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督教教会,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动,教堂同时关闭。1976年以后,哈尔滨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基督教会恢复了正常活动。
基督教的传入,哈尔滨出现了多所欧洲建筑特点的基督教堂,美轮美奂,徐徐生辉。曾有人赞扬基督教堂建筑,“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不仅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高超,更体现了一种意境,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苦海,直奔乐土”。在我看来,这赞誉还是比较贴切的。
基督教堂基本情况:
道外基督教堂:1936年5月建立,位于道外北六道街14号。自从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所有基督教会恢复活动后,该教会活动异常兴旺,天天人满为患。他们后来分成小组,到教徒家中讲课。他们的唱诗班,经常为他们故去的信徒祷告、读经、唱哀歌《安魂曲》,气氛庄严凝重。最近这次道外老旧街区改造,好像包括了道外北六道街。不知基督教堂是否在拆迁范围内,我还不得而知。
原路德教堂:建于1914年,在南岗大直街50号。这是一座北欧风格的哥特式建筑,规模较大,美轮美奂。1980年圣诞节前夕,这里重新开放,宗教活动恢复正常。忘记了是八几年,我曾受约,参加了刚刚恢复的圣诞节庆典,听他们唱赞歌,朗诵圣经,很神圣。那天还获赠一本圣经和一个苹果。我不是基督徒,圣经转送给了基督徒朋友,苹果当然拿回了家,自己享用。
另外,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介绍香坊哈利路亚基教堂的图片,教堂是1998年建成的现代教堂,坐落在香坊区升永街2号。听说这座教堂目前是哈尔滨最大的教堂,雄伟壮观,好多人在此举办婚礼仪式。但,我没有到过那里,不知实际情况如何。有机会,我一定补上这一课的。
可我在太平宏伟路171号拍摄了一张以马内利教堂的照片,可惜没有查到教堂介绍资料。不巧,基督徒朋友外出没有归来,所以至今不甚了解以马内利教堂的具体情况,只知道马内利一词的意思,即神与我们同在。等朋友归来,我会诚心诚意请教的。
总之,基督教堂的庄严凝重,为哈尔滨多元化的历史建筑,增添了另一道难忘的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