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79|回复: 6

母亲

[复制链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6-5-8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永大 于 2016-5-8 05:14 编辑

                                                母   亲
   
       母亲虽然连一天学堂都没登门、“斗”大个字不识几个,可她胸膛里却装了好多好多的“书”,浑身溢满辛勤、善良、宽厚、质朴。这本书,我读了一辈子还不想说读懂、学会……
       母亲在家里大人小孩她都得管,操劳又操心。四十刚出头她就过早地添了不少银发,脸上一条条深粗的皱纹几乎布满了双颊。父亲的不幸早逝,更给母亲留下一副生活重担。父亲走后,她既要顾三口人的三顿饭,又要供我和妹妹念书。她不得已给自己额外添了杂七杂八的重活:在门前开了一块儿小园田地,除了要接续父亲经营的小铺,还要抽工夫间苗、薅草、铲地、培垄、浇水。每当晚上回家点数钱兜里的钱时,她是那么的坦然、那么的欣慰、那么的快活,把那些零零碎碎的分、毛、元一张一张地、一包一包地分别捆好、包好,准备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就得去道外桃花巷集市“办货”……
       母亲自打妹妹得精神病后,既忧伤又操心,却看不出有丁点悲观。她极力宽容女儿,妹妹说什么算什么,认可自己吃苦受累。母亲每天一到私营商店上班,妹妹就在家里惹祸,不是打邻居的孩子就是用砖头砸人家的玻璃窗。常常一砸就是一连片。到了晚上母亲下班,邻居就要到家理论理论,讨要赔偿,有时要花一大笔钱。母亲实在呆不下去了,左思右想,没了主意,只好忍痛办了退休,带妹妹返乡回农村老家了。
       母亲在“文革”当儿,不惧别人“闹”,煞费苦心地为妹妹找到了好女婿,母亲快乐极了。这位后生原本学习特好,只因为“成分高”不准他参加高考,只好在农村充当了打铁炉匠。母亲自此又当了回“第二次母亲”,成了妹妹家“全职保姆”:洗洗涮涮,裁衣做饭。妹妹一连串生了四个孩子,个个都是经母亲一手伺弄:起早贪黑,抱抱哄哄,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换衣服换褯子,一天哼哼哈哈,乐此不疲……
       母亲純牌辛劳一生。她在为姑娘时,就是刷锅做饭的一把好手。即使出门子做小媳妇儿了,那裹着缠脚布的半放脚,行起路来总是不免要东踮西晃,可家里那口大缸里的水,就是用她那副纤弱的肩膀,绕过三条街那个公用自来水棚,一担一担挑满的。每当她挑水路过邻里时,有人摇头,有人叹息,更多的人是从心眼儿里伸大拇手指:这妇道人家真能干……
      父亲当年在农村算是有点笔墨的,农村婚丧嫁娶经他一办,启齿卡擦。他觉得在农村有点施展不开。后来,他终于有一天背着家人偷着跑进城——独自闯哈尔滨找事干。他虽然也很勤奋、也很顾家,但是一旦在外头不遂心,一个月开不出几个钱,就不免时不常对母亲发发脾气,甚至有时还不三不四地胡乱指责一通。可母亲竟听习惯了,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又默默地蹲在锅台灶忙乎做饭,或是到小园田地里侍候菜苗去了。
       母亲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记得我小时,只要有破衣烂衫的“叫花子”来门前唱诵“掌柜的,大发财,你不发财我不来”,她就忙不迭转回家背着家人偷偷将剩干粮放到脏兮兮的破筐子里。其实我们家那时真不宽裕,但是,只要她见邻居家孩子衣服打补丁,她就会把自家积攒的孩子衣服送过邻居家去。谁家有活计忙不过来,她就自动前去帮忙,什么裁衣服、絮棉被。母亲一时做什么好吃的,总忘不了让邻居孩子尝一尝,还问“好吃吗”?孩子们吵架她很少替自家孩子辩解,而是责备我们“不应当跟人家闹”云云。
       母亲这一辈子别说什么“穿金戴银”了,就是多吃一点也总觉得“用不着”、“过意不去”,太奢侈。母亲没有结婚戒指,没有“串门”衣服,连整整装装的旗袍也不见有几件像样的;间或有也是隔壁叔叔、姨姨送来的“二手货”;大部分打“补丁”了。只有一件毛衣是她用卖猪的钱买下的“便宜货”,说是给儿子结婚时的“定情物”。那些衣服“补丁”虽多,但母亲有一手好针线活,补得整整齐齐、利利索索,活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彩画,令人看着看着心酸起来……
       母亲很少和全家人一块儿吃饭。她几乎是遵循一种传统方式:先把饭菜做好,再把碗筷摆齐,把饭碗盛满,然后又匆匆忙别的活去了。孩子催她,她说:“我不锇,你们先吃吧……”直到“杯盘狼藉”,所剩无几,她才过来问孩子:“吃饱了吗?”孩子眼里透着一种说不出是感激还是内疚的神情,点点头,她这才肯端起碗,囫囵半片地扒拉几口……
       听父亲说,我小时候得了一场病。她一守就十几天竟然一直没有好好睡一觉!我没咋的母亲有点“脱相”了……偶尔亲友送来一筐苹果。她每天小心翼翼地打苹果皮,把苹果递给我,而自己却一口一口把苹果皮吃掉。我再三不允,硬要夺过去;母亲却像和儿子捉迷藏一样,把手藏在背后,神秘地说:“你不知道,苹果皮最有营养。”……可有一次,她听说我考试太马虎,她的脸色刹时变了样,却什么话也没说,一踮一晃地走了!这时候,只有我心知肚明:母亲又生气了!那时,她一定从心里淌出了不少伤心的泪水……
       母亲是一位极为虔诚的基督信徒。她的一切行动,都是依善行事。妹妹的孩子们长大了,她仍“呆不住”,不是帮人家搂柴火,就是帮人家卸车。有一次,她从中午到下半晌,八十岁的人了,累得够呛,渴得不行,咕噜咕噜喝一大碗凉水,当天就觉得胃不舒服。自己也觉得好像有病了。我听说母亲病了,随家人一起到金州、大连,后来我领母亲到哈尔滨医大一院、省医院、肿瘤医院几家大医院都看了。医生们一直诊断:胃癌晚期。因为年岁大了,也无法手术,她惦记家里的外孙们,几次要求回老家。在哈期间,再三嘱咐我,周五一定要带她到南岗基督教堂“诵经”。时间一到,早早衣帽整齐,拿好《旧约》,催我快点,匆匆赶去……
       母亲这一辈子跟自己的命运交上了知心朋友,很少显出懊恼、悔恨与无奈,跟孩子总是露出笑容。母亲没有音乐天分,但她嘴里总是哼着《苏武牧羊》的小调儿。直到她匆匆离开人世前的日子里,还叮咛我要设法给她弄一盘《苏武牧羊》的磁带听听……
       这,就是我的母亲!
       也许是上帝的赐福,母亲如此这般地辛辛苦苦,平平淡淡,却又心满意足,快快乐乐地捱过了这一辈子!直到母亲虔诚地向耶稣报到登上天堂的1987年12月6日晚,她老人家已经是满84岁的耄耋之年,我在母亲身边亲眼目睹她安安稳稳、幸幸福福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人世间最可珍贵的字眼儿就是“母亲”!母亲,是辛劳、善良、宽厚、质朴等等诸多美好词汇的凝聚与淬炼。我的母亲在我与我妹妹的心底镌刻了一道道深深的记忆和一颗颗沉沉的亲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6-5-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劳善良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坚韧耐劳的典型。你有这样伟大的母亲真是福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6-5-8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是辛劳、善良、宽厚、质朴等等诸多美好词汇的凝聚与淬炼。警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6-5-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世间最可珍贵的字眼儿就是“母亲”!母亲,是辛劳、善良、宽厚、质朴等等诸多美好词汇的凝聚与淬炼。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之韵 发表于 2016-5-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师撰文叙述的母亲一生真精彩、感人,令人敬佩!向伟大的母亲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6-5-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母亲言传身教影响下,永大老师一家人更加的出色、优秀。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6-5-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6-6-24 14:07 编辑

      永大老师的《母亲》一文,通篇用朴实无华的文笔,叙述了母亲生前爱家庭爱孩子的点点滴滴。尤其一些细节铺陈,如把苹果给孩子吃,自己却嚼苹果皮等,愈加丰富了母爱的深厚感人!永大老师捧着一颗孝子心,在母亲节之际,为已故的母亲撰文,读后令人感动不已!这世间,唯有母爱是最无私、最圣洁的情愫。我们借永大老师这篇佳文,为已故的母亲们祈福:祝她们在另一个世界中,过一个快乐的母亲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